TOP

失眠了?教你巧妙挑选睡眠药物

2023-04-24 09: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成为许多人共同的困扰。据统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其中失眠最为常见。长期失眠不仅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当失眠问题较为严重时,合理使用睡眠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睡眠药物,如何巧妙挑选成为了广大患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失眠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您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了解失眠药物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睡眠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等。

(一)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BZRAs)

这是一类应用广泛的传统睡眠药物,可分为苯二氮䓬类(BZDs)和非苯二氮䓬类(non - BZDs)。

1. 苯二氮䓬类(BZDs):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γ - 氨基丁酸(GABA)受体,增强 GABA 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等效果。其优点是起效较快,能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但 BZDs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性、耐受性增加,以及出现头晕、乏力、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和记忆力,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明显。此外,突然停药可能会引起戒断症状,如焦虑、失眠加重、震颤等。

2. 非苯二氮䓬类(non - BZDs):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它们同样作用于 GABA 受体,但与 BZDs 的作用位点略有不同。non - BZDs 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药物依赖性和宿醉现象相对较少的优点,对睡眠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能较好地改善睡眠质量,安全性相对较高。不过,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苦、口干、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但一般较为轻微。

(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代表药物有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等。褪黑素是人体脑内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具有调节睡眠 - 觉醒周期的作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通过与褪黑素受体结合,模拟褪黑素的作用,调整生物钟,促进睡眠。这类药物适用于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患者,以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患者。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见的有头晕、嗜睡、乏力等,但一般程度较轻。阿戈美拉汀还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然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的催眠效果相对较弱,对于严重失眠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三)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

某些抗抑郁药物在低剂量时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如曲唑酮、米氮平、多塞平等。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 5 -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来改善睡眠质量,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失眠患者。曲唑酮可有效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觉醒次数,且药物依赖性较低,但可能会引起头晕、嗜睡、阴茎异常勃起等不良反应。米氮平能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深度,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但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口干等副作用。多塞平则对失眠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不过其抗胆碱能作用可能会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二、根据失眠类型选药物

失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等。不同类型的失眠,适用的药物也有所不同。

(一)入睡困难

对于单纯入睡困难的患者,可优先选择起效迅速的药物,如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尔通)。这些药物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帮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一般来说,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的起效时间约为 30 分钟至 1 小时,扎来普隆的起效时间更快,约为 15 - 30 分钟。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尔通则可根据个体差异,在睡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内服用,帮助调整生物钟,促进入睡。

(二)睡眠维持困难

如果患者主要表现为睡眠浅、多梦、易醒,睡眠维持困难,则可考虑选用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如部分苯二氮䓬类药物(如艾司唑仑、氯硝西泮)或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米氮平)。艾司唑仑和氯硝西泮能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但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曲唑酮和米氮平不仅可以改善睡眠维持,还能缓解患者可能存在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的稳定性。

(三)早醒

对于早醒的患者,可选用半衰期适中且具有一定抗抑郁作用的药物,如阿戈美拉汀。阿戈美拉汀不仅能够调节睡眠周期,改善早醒现象,还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整体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此外,一些长效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如氟西泮也可在医生评估后用于早醒的治疗,但同样要密切关注其副作用。

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在选择睡眠药物时,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等需要格外谨慎,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为老年人选择睡眠药物时,应优先考虑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尽量避免使用长效苯二氮䓬类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根据个体反应逐渐调整剂量,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是否出现头晕、乏力、共济失调、认知功能障碍等。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儿童

儿童失眠的原因较为复杂,多与心理因素、不良睡眠习惯等有关。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儿童常规使用睡眠药物,应首先尝试通过改善睡眠环境、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时间、进行心理行为治疗等方法来解决失眠问题。若失眠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必须使用药物时,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但目前关于儿童使用睡眠药物的研究相对较少,药物的使用剂量、疗程等都需要谨慎确定,并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需特别谨慎,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给胎儿或婴儿,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潜在影响。大多数睡眠药物在孕期和哺乳期的安全性尚未明确,一般不建议使用。如果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的失眠症状严重影响到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应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权衡利弊后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例如,在孕期可考虑短期使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中的右佐匹克隆,但仍需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哺乳期妇女可尝试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若必须用药,可在服药期间暂停哺乳。

(四)肝肾功能不全者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受损,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对于这类患者,应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根据肝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调整药物剂量。例如,部分经肝脏代谢较少、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的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扎来普隆)可能相对安全,但仍需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用药注意事项与误区防范

在使用睡眠药物时,除了正确选择药物外,还需要注意以下用药事项,避免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

(一)严格遵医嘱用药

睡眠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失眠的类型、严重程度、身体状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患者不应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突然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戒断症状,使失眠加重甚至出现焦虑、惊厥等严重情况。

(二)注意用药时间

不同的睡眠药物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应根据药物的特点合理安排用药时间。一般来说,建议在睡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内服用睡眠药物,以确保药物在期望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帮助患者入睡并维持睡眠状态。同时,要避免在临近起床时间服用长效药物,以免导致日间嗜睡、头晕等残留效应,影响日间活动和工作效率。

(三)避免药物依赖

长期使用某些睡眠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性,尤其是苯二氮䓬类药物。为了减少药物依赖的风险,应尽量采用短期、间断用药的原则。在失眠症状得到改善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而不是突然停药。此外,结合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睡眠卫生教育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四)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的睡眠药物可能会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嗜睡、口干、便秘、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机动车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反应灵敏的活动,以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不要自行混合用药

有些患者可能认为多种睡眠药物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不同的睡眠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药物中毒。因此,在使用睡眠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处方,不要自行添加其他药物或保健品。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六)重视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只是失眠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同时,心理行为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冥想等,对于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也具有显著效果。在使用睡眠药物的同时,积极配合非药物治疗措施,能够更好地缓解失眠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合理选择睡眠药物对于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选择睡眠药物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失眠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失眠类型、身体状况等因素,巧妙挑选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同时,要重视非药物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战胜失眠困扰,恢复健康睡眠。

(徐群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五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