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血压药物,真的一吃就断不了?

2024-06-05 05: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高血压药物是否有成瘾性
高血压药物没有成瘾性。

高血压药的目的是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而非产生欣快感。高血压药主要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目的是控制血压,以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等等。药物治疗的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健康,而不是为了带来愉悦感或解除痛苦,这与成瘾药物的作用目的有着本质区别。

成分和作用机制与成瘾药物差别大。高血压药的成分主要是化学合成制剂或中药药材的提取物,作用机制多为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增加钙离子外流等等。而成瘾药物如安非他酮等,其成分和作用机制与高血压药物完全不同。

有明确用药规范,避免滥用或依赖。高血压药在用药规范、用药剂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开具使用说明。这样可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或依赖的情况发生。

停药后无戒断症状,不会导致成瘾症状。高血压药并不会引起身体的药物依赖性,停药后没有戒断症状,也不会导致毒瘾等成瘾症状。因此,总体来说,高血压药物对患者没有成瘾性的风险。当然,在使用高血压药等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遵循药物使用规范。

二、高血压药吃上是不是就不能断
高血压药吃上并不一定就不能断,但多数情况不能断,少数情况可断。

1. 多数情况不能断

多数患者单纯改善生活行为难以控制血压,需长期服药。这是因为高血压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依靠改善生活行为,如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运动等,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会反跳,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后果。临床数据显示,多数患者在停降压药后血压又会升高,回到使用降压药前的水平。加之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因不明,无法根治,所以需要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大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2. 少数情况可断

初期高血压患者通过口服降压药联合改善生活行为,血压平稳后,部分可单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可考虑停药,但要监测血压情况。对于初期发现的高血压,往往通过口服降压药联合改善生活行为,如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戒酒等,可以将血压控制平稳。有些患者高血压初期时,血压降至平稳后,单纯通过以上改善生活习惯即可将血压有效控制,此时可以考虑停用降压药,但是仍要密切监测血压情况。如果血压出现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患者是否能停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和决策。不可擅自停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高血压药不能随意停的原因
不是不能停,而是最好不要停,因为停药后血压持续高对心脑血管危害大,且血压忽高忽低波动大,比持续高血压危害更大。由于高血压目前不能根治,持续服药维持血压稳定对保护重要器官非常重要。

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停用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停药后血压持续高会对心脑血管造成极大危害。高血压会使心脏承受更大的负荷,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发生改变,如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同时,高血压还会使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缺血,引发一系列器官病变出现功能障碍。例如,高血压易引起视网膜病变,停药后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加剧,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还会加重肾脏损伤,持续升高的血压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其次,血压忽高忽低的波动比持续高血压危害更大。血压波动大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更大危害,更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血压忽高忽低会损害血管内膜,导致血栓,同时也会加重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梗、脑梗等的发生风险。血压反复波动还会导致大脑缺血,长此以往造成大脑退行性病变,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甚至阿尔茨海默症。血压波动较大还会引起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水肿等,长期如此,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

再者,高血压目前不能根治,持续服药维持血压稳定对保护重要器官至关重要。一旦诊断为高血压,持续服药可以大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而随意停药,血压很可能会反跳,临床数据显示,多数患者在停降压药后血压又会升高,回到使用降压药前的水平。

总之,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停用高血压药物,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持续服药以维持血压稳定,保护重要器官。

 

(张清慧 河南省人民医院 高血压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