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概述
高血压是一种复杂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
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对心、脑、肾、视网膜、血管的损害。心脏长期受高血压影响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发展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可合并冠心病和微血管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脑长期受高血压影响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形,形成微动脉瘤,易引发脑出血;还会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并发脑血栓。肾脏长期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硬化,肾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后果之一,恶性高血压时可在短期内出现肾衰竭。视网膜小动脉早期痉挛,后期硬化,血压急剧升高时会出血。大动脉长期受高血压影响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起外周动脉闭塞,主动脉粥样斑块处可能出现主动脉夹层,死亡率很高。
二、具体并发症及危害
(一)脑部并发症
高血压脑部并发症是指高血压患者出现了与脑血管相关的病症。其中脑梗塞是最为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脑动脉堵塞导致脑组织缺氧而引起的病症,患者可能产生失语、行动不便等症状。脑出血则是发生在脑组织内的出血,患者可能产生严重的头痛和晕厥等症状。小型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流减少导致的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通常是短暂的。
高血压脑部并发症的危害非常大,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预防的方法包括定期测量血压、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的运动等。此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尽量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在治疗高血压脑部并发症时,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使用降压药或其他药物来降低患者的血压。对于一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还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
(二)心脏并发症
血压对心脏有影响,血压异常升高或降低都会对心脏造成伤害,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扩张和心室扩大等疾病,血压过低则会引起心肌缺血等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心室增厚,还会引起一系列脑和肾脏等并发症,可能会引起高心病,主要是对冠状动脉血管的损伤,长期的高血压也可能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心脏是维持血压的重要器官,而血压长期升高是会损害到心脏,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早期主要是使心脏发生肥厚,晚期会出现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的情况。同时高血压又常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高血压患冠心病的几率是血压正常的两倍。
(三)肾脏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发生病变,引发肾脏疾病,例如高血压性肾病、肾功能不全、肾血管硬化等。高血压肾病的并发症常见有心脏并发症,常见于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严重的可出现心力衰竭,出现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梗等;肾脏并发症,高血压肾病早期可出现夜尿多、蛋白尿,如血压持续升高不缓解,中后期可出现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进展为尿毒症。
(四)大、小动脉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大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起外周动脉闭塞,在主动脉的粥样斑块处还有可能出现主动脉夹层,也是死亡率非常高的急危重症。下肢血管也可能出现硬化、狭窄、闭塞,导致肢体功能障碍。
(五)视网膜并发症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动脉硬化的过程中可以出现中央或者是分支视网膜动脉阻塞、中央或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巨大血管瘤和视网膜前膜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血管阻塞过后,尤其是血压已控制者,血管可以改观,但因在急性期发生过缺血性坏死,视功能可不恢复。多数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出现硬化期的并发症以后,才可能有明显的视力症状。
三、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手脚麻木、颈背部肌肉酸胀、尿频、蛋白尿等,但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
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较为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血管壁压力增加、颅内压变化等原因引起。头痛部位多是颞部、前额部位以及头顶的部位,多为搏动性胀痛、持续性隐痛,部分患者会有剧烈头痛。头晕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非旋转性头晕,在长时间站立或改变体位时容易发生,严重时可能出现走路不稳、脚下踩棉花感。
耳鸣也是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高血压患者的耳鸣症状特点根据耳鸣产生机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为内耳精细结构受损所致,常呈持续性的嗡嗡声;若因血管畸形所致,常为规律搏动性声。高血压患者内耳的供血系统没有侧支循环时,主血管一旦发生痉挛、血栓或硬化,会使血液循环能力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内耳的营养、抗氧化水平降低,致使内耳毛细胞损伤,继而引发耳鸣甚至听力下降。耳鸣特点一般为持续的嗡嗡声。高血压患者若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血管病变时,如动脉瘤、动静脉瘘等,也可引起耳鸣,耳鸣特点为规律的搏动性杂音。
心悸是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造成心脏供氧不足,以致心跳异常加速引起的症状。部分高血压患者脾气急躁,很容易激动,可能会累及到心肌组织,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增强,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例如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心肌肥大、心肌梗死等,都是导致心悸的症状。
手脚麻木在高血压患者中也较为常见。轻度的高血压通常不会引起手脚发麻,但是严重的高血压,尤其是长时间的高血压,可能会引起靶器官灌注不足,导致手脚发麻。例如患者的高血压在 3 级以上,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明显偏高的情况,如果血压经常>180/120mmHg 时,就会引起脑动脉狭窄、脑动脉供血不足,此时就会出现手脚发麻,伴随头晕、头疼,严重时还会出现视物模糊不清等一系列脑动脉缺血的症状。
高血压还可能引起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颅内压波动较大,造成自主神经紊乱、皮质功能障碍引起的。同时,高血压还可能导致颈背部肌肉酸胀、尿频、蛋白尿等症状。颈背部肌肉酸胀可能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灌注压增加引起的。尿频和蛋白尿则可能是由于高血压导致肾脏病变引起的。
四、强调重视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是一个慢性过程,致病、致残、致死率非常高,患者必须引起重视,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
高血压对身体多个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其引发的并发症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重,最终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例如,心脏方面可能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疾病;脑部并发症如脑卒中可导致偏瘫,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肾脏病变发展到后期可能需要透析治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眼底病变会影响视力,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一旦出现高血压并发症,不仅治疗难度增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能因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就掉以轻心,应定期测量血压,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重视高血压,就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张清慧 河南省人民医院 高血压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