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急诊急救基础知识概览

2024-05-23 23: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急诊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发生时,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病痛、防止病情恶化或残疾的重要医疗行为。掌握基本的急诊急救知识,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还能减轻后续治疗的难度和痛苦。以下是对急诊急救基础知识的概览。

一、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若无反应,则怀疑发生心脏骤停。

启动急救系统: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请人协助。

胸外按压:将患者置于硬质平面上,解开衣物,双手交叠,掌根置于胸骨中下段(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人工呼吸:若患者无呼吸,则进行人工呼吸。确保患者头部后仰,无异物阻塞气道后,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使胸廓隆起。未接受培训者,应持续进行胸外按压。

持续循环: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通常为30:2,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二、止血

止血是处理意外伤害导致出血的重要步骤,不及时控制出血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直接加压止血:用清洁的纱布或布料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施加适当压力。

抬高受伤部位:如果出血发生在四肢,将肢体抬高有助于减少血流。

止血带使用:在较大的肢体伤口上,可以考虑使用止血带,但使用前需要先进行加压止血。每隔30分钟放松3—5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三、骨折处理

骨折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固定:使用清洁的纱布或布料将受伤部位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避免骨折端移动。注意不要自行复位或移动骨折端。

保暖:保持受伤部位温暖,避免受寒。

抬高受伤部位:如果骨折发生在四肢,将肢体抬高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避免使用药物:除非医生指示,否则不要给患者服用止痛药或消炎药。

及时就医: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三、烧伤处理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冷却烧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湿毛巾敷在烧伤部位上,有助于减轻疼痛和阻止热量向深层组织传递。

去除束缚物:如果烧伤处有衣物或饰品等束缚物,应小心去除,避免剥脱皮肤。

涂抹药膏:在烧伤部位涂抹适量的药膏,帮助缓解疼痛和预防感染。注意不要使用油脂性药膏。

保持清洁:用清洁的纱布或布料轻轻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

四、中暑处理

中暑是一种紧急情况,当人体在高温环境下过度暴露导致身体温度调节系统崩溃时发生。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降温:用冷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帮助降低体温。避免使用冰水或过度寒冷的方法降温,以免引起血管收缩和导致身体进一步受损。

补充水分:给患者喝清凉饮料或淡盐水,以补充因出汗过多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注意不要给患者喝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观察症状:观察患者的症状,如意识状态、呼吸、心跳等。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应及时就医。

五、癫痫发作处理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和意识丧失。

保护患者:避免患者受到伤害,特别是头部的保护。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如刀具、暖水瓶等,以免碰伤或烫伤患者。

保持侧卧位:将患者头部和身体侧放,同时可放些薄软的东西放在头下,让患者慢慢复原。

保持空气通畅:避免周围人群围观,保持空气流通。

清理分泌物:及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分泌物或口吐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急诊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它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还能减少伤害和残疾的发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学习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共同守护生命的安全线。

 

(岳洁 长葛市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