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守护健康防线: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如何预防泌尿系感染

2023-10-12 21: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面临着较高的泌尿系感染风险。留置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帮助那些无法自主排尿的患者引流尿液。然而,尿管的存在为细菌提供了进入泌尿系统的通道,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泌尿系感染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盂肾炎、脓毒血症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预防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至关重要。

二、预防措施
(一)保持尿道口清洁
女性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性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一到两次。通过这样的清洁方式,可以有效去除尿道口周围的细菌和分泌物,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保持尿道口清洁可防止细菌逆行感染。由于导尿管的存在,细菌容易沿着导尿管逆行进入泌尿系统,而保持尿道口清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断这一感染途径,降低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风险。

(二)定期更换尿管和尿袋
一般尿管 1 个月更换 1 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不同材质的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耐用性有所不同,硅胶导尿管通常更加柔软且对尿道黏膜的刺激较小,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更换周期。

定期更换尿袋,一般在家 1 周更换 1 次,应用抗反流尿袋可降低感染风险。尿袋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积累尿液和细菌,如果不及时更换,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并反流进入泌尿系统。抗反流尿袋能够有效防止尿液反流,进一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说明长期留置尿管不更换易引起细菌聚集。长期留置尿管会使尿管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细菌容易在上面生长繁殖。如果不及时更换尿管,细菌数量会不断增加,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三)确保尿管引流通畅
观察尿管是否引流通畅,有条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 30 - 50ml 每日一次冲洗尿管。通过观察尿管的引流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尿管是否堵塞或扭曲,确保尿液能够顺利排出。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管可以清除尿管内的沉淀物和细菌,保持尿管的通畅。

解释防止尿管阻塞对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尿管阻塞会导致尿液滞留,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尿液反流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对于预防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至关重要。

(四)增加饮水量
建议患者每日饮水量在 1500 - 2000ml 左右。足够的饮水量可以促进尿液的产生,增加排尿次数,从而起到冲刷泌尿系统的作用。

阐述多喝水产生尿液可达到冲刷、自净作用,减少感染风险。大量的尿液可以将泌尿系统中的细菌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细菌在泌尿系统中的停留时间,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五)妥善固定尿管
避免尿管受到牵拉或被周围污染物污染。妥善固定尿管可以防止尿管意外脱出或移位,减少尿道损伤的风险。同时,避免尿管被周围污染物污染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说明其对预防感染的意义。如果尿管受到牵拉或被污染,容易导致尿道黏膜受损,细菌更容易侵入泌尿系统。因此,妥善固定尿管对于预防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六)进行膀胱冲洗
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每天冲洗 1 - 2 次,每隔 2 - 3 天冲洗一次。膀胱冲洗可以直接清除膀胱内的细菌和沉淀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也可使用庆大霉素加入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治疗潜在感染。庆大霉素具有抗菌作用,加入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可以有效地治疗潜在的感染,防止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预防泌尿系感染是关乎自身健康的重要任务。泌尿系感染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因此,患者一定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保持尿道口清洁、定期更换尿管和尿袋、确保尿管引流通畅、增加饮水量、妥善固定尿管以及进行膀胱冲洗等多方面入手,严格遵守预防感染的各项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早日恢复健康。

(薛佳凤 河南省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