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探秘脑动脉瘤:了解、预防与治疗

2023-07-06 07: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3391

一、什么是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压力增高导致局部血管壁异常囊性膨出,造成动脉壁瘤状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也是临床常说的颅内动脉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但危险性与肿瘤相似,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

脑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先天性因素,患者先天大脑发育异常、动脉畸形可能引发动脉瘤;动脉硬化,多见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冲击可形成动脉瘤;感染,感染引起血管内膜炎,导致血管壁弹力下降,引发动脉瘤;创伤,外伤引起血管壁破坏,在血流压力冲击下形成血管瘤,颅脑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有可能会引起颅内动脉瘤。

脑动脉瘤的临床表现有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和局灶症状。动脉瘤破裂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严重可导致昏迷。局灶症状主要是由于压迫周围神经或功能区,如癫痫、偏瘫、失语、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视野缺损、动眼神经麻痹,对光反应消失等。

发现颅内动脉瘤,建议积极治疗,避免破裂加重病情。首先可完善全脑血管造影,评估动脉瘤大小、形态及周围血供情况,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平时注意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劳累等。

二、脑动脉瘤的症状
脑动脉瘤的症状因瘤体大小和是否破裂而有所不同。

体积较小一般无明显症状。

脑动脉瘤体积较小,且没有破裂的情况下,可以没有明显症状。

体积较大可出现缺血及压迫症状,如头痛、头晕、半侧脸麻木、视物模糊等。

如果动脉瘤体积较大,可能会压迫到周围的脑组织以及神经,导致脑部出现缺血的症状和神经压迫的症状,出现头痛、头晕、半侧脸麻木、视物模糊等症状。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现剧烈头痛、意识模糊,甚至休克。

颅内动脉瘤破裂,通常较为紧急,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意识模糊,甚至会出现休克的症状,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三、脑动脉瘤的成因
1. 先天性因素先天大脑发育异常、动脉畸形。

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先天大脑发育异常、动脉畸形,从而在脑内形成脑动脉瘤。遗传因素可能涉及到多种基因突变,包括胶原合成和代谢的异常、细胞凋亡和增殖的调节失常等,这些基因突变导致了脑内血管壁的发育异常,增加了脑动脉瘤的发病风险。

2.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老年人,脑动脉壁弹力不足。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老年人,其脑动脉壁弹力不足,导致动脉壁的承受力降低。胆固醇斑块和钙化沉积在血管壁中引起血管壁的变硬,这种情况会导致脆弱的血管壁出现膨出,从而形成脑动脉瘤。

3. 感染引起血管内膜炎,导致血管壁弹力下降。

感染引起血管内膜炎,导致血管壁弹力下降,引发动脉瘤。一些病毒和细菌感染可以破坏血管壁,增加脑动脉瘤的发病风险。

4. 创伤外伤引起血管壁破坏。

外伤引起血管壁破坏,在血流压力冲击下形成血管瘤。颅脑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有可能会引起颅内动脉瘤。

5. 遗传因素部分脑动脉瘤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关。

脑动脉瘤发病受遗传因素影响,虽然不属于遗传病,但如果一个家族里患有脑动脉瘤,那么家族其他成员患病概率增高。病因中的先天因素包括胚胎血管有残留、管壁中层有裂隙、动脉发育有先天缺陷等。

6. 高血压破坏血管壁,使动脉瘤扩大或破裂出血。

高血压使得动脉血管壁压力增大,导致血管壁的局部膨出,破坏血管壁,使动脉瘤扩大或破裂出血。

7. 烟草使用增加血压、使血液更加黏稠,影响血管壁功能。

长期吸烟,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对血管壁有直接危害,容易造成脑动脉瘤。同时,烟草使用增加血压、使血液更加黏稠,影响血管壁功能。

8. 酗酒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积聚刺激血管壁。

酗酒会使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积聚刺激血管壁,增加脑动脉瘤的发病风险。

9. 脑动脉炎血管壁炎症引起动脉病变。

脑动脉炎会引起血管壁炎症,导致血管壁弹力下降,引发脑动脉瘤。

10. 颈动脉狭窄

血流减少,导致动脉壁扩张瘤形成。颈动脉狭窄会使血流减少,动脉壁承受的压力发生变化,导致动脉壁扩张瘤形成。

四、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多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在手术之前进行,主要目的是控制血压和减少动脉壁剪应力。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可以降低动脉瘤继续扩大和破裂出血的风险。

2.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脑血管内支架和动脉栓塞。

脑血管内支架:通过在病变血管内放置支架,支撑血管壁,改善血流,同时也有助于防止动脉瘤破裂。

动脉栓塞:向动脉瘤腔内放置栓塞物质,如弹簧圈等,直至将整个动脉瘤完全堵塞,同时尽量保持动脉通畅。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再次出血的发生。

3.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主要有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方式,医生会根据动脉瘤直径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开颅手术:通过切开头皮,去除部分颅骨,将脑组织牵拉开,充分暴露脑动脉瘤的部位,再利用特制的夹子将动脉瘤夹闭。这种方法适用于动脉瘤直径较大或病变在颞叶等难以介入的部位时。

微创手术:在大腿根部股动脉的部位进行穿刺,将导管引入动脉瘤的附近,再将弹簧圈通过导管输送到动脉瘤的部位,对脑动脉瘤进行填塞。微创手术创面小,恢复快,对于身体条件较差、对开颅手术不耐受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4.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的多手段治疗。可能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或者根据病情需要加入放疗等其他治疗措施。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脑动脉瘤病例,医生可能先进行药物治疗稳定病情,然后根据动脉瘤的特点选择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术后再进行药物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五、如何预防脑动脉瘤
1. 定期体检发现早期脑血管疾病,及时治疗。
定期进行体检是预防脑动脉瘤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的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尽早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 控制高血压保持血压在良好水平。
高血压是造成脑动脉瘤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血压在良好水平,对于预防脑动脉瘤至关重要。平时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钠盐摄入,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加强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瑜伽、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压。

3. 控制血脂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
控制血脂也是预防脑动脉瘤的关键。在日常饮食中,要减少摄入含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维持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4. 避免过度运动和过高压力。
过度运动和承受过高压力会对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脑动脉瘤的发病风险。因此,要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及承受过高的压力。选择适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同时,要学会调整心态,减轻压力,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减轻或停止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饮酒会使血管变得紧张,易于出现脑动脉瘤。因此,要减轻或停止吸烟和饮酒。吸烟会增加血压、使血液更加黏稠,影响血管壁功能;酗酒会使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积聚刺激血管壁,增加脑动脉瘤的发病风险。

6. 避免极端温度差。
极端温度差会对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在酷热或者严寒天气中,要注意保暖或凉爽,避免血管受到过度刺激。例如,在寒冷天气中,要注意头部和颈部的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7. 保持良好心态和充足睡眠。
不良的心态和睡眠缺乏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增加患脑动脉瘤的风险。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学会调整情绪,避免过度

 

(凌孝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介入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