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早产的预测与产科临床干预手段

2024-12-05 10: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早产是指妊娠满 28 周至不足 37 周间分娩者。早产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可能面临诸多健康问题,如呼吸窘迫、感染、喂养困难等,严重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因此,早产的预测与及时干预十分关键。

二、早产的预测方法

(一)症状监测

孕妇如果出现规律性宫缩,即每 10 分钟内有 2 - 3 次宫缩,且伴有下腹部坠胀、腰酸、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少量阴道流血等症状,可能是早产的先兆。尤其是曾有过早产史或子宫先天异常等高危因素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这些症状,一旦发现需及时就医。

(二)超声检查

超声可测量宫颈长度。一般来说,宫颈长度正常应在 3 厘米以上。如果宫颈长度小于 2.5 厘米,尤其是小于 2 厘米时,早产的风险明显增加。另外,超声还能观察宫颈内口是否有扩张、羊膜囊是否突出等情况,为早产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三)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糖蛋白。在孕 22 - 35 周,如果检测到胎儿纤维连接蛋白阳性,提示早产风险较高。但该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所以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产科临床干预手段

(一)宫缩抑制剂的应用

当出现早产先兆,宫缩较为频繁时,医生可能会使用宫缩抑制剂来延长孕周,为促进胎儿肺成熟等治疗争取时间。常用的宫缩抑制剂有硫酸镁、利托君、阿托西班等。例如,硫酸镁可通过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来缓解宫缩,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孕妇的呼吸、膝反射、尿量等,防止镁中毒。利托君则通过激动子宫平滑肌上的β₂受体抑制宫缩,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孕妇心率加快、血糖升高等副作用,也需要严密监测。

(二)促胎儿肺成熟治疗

由于早产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所以促胎儿肺成熟治疗非常重要。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一般在孕 24 - 34 周有早产风险时使用,通过肌肉注射给药,可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三)抗生素的使用

如果早产是因感染因素引起,如绒毛膜羊膜炎等,医生会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即使没有明确的感染证据,但对于胎膜早破时间较长(超过 12 - 18 小时)的孕妇,也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母婴感染的风险,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四)宫颈环扎术

对于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宫颈环扎术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一般在孕 14 - 18 周进行手术,通过缝合宫颈内口,加强宫颈的支撑能力,减少因宫颈口松弛导致的早产。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要医生严格评估后决定是否实施。

(五)分娩方式的选择

如果早产不可避免,医生会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一般来说,如果胎儿情况良好、胎位正常、孕妇骨盆条件合适且产程进展顺利,可尝试阴道分娩。但如果胎儿存在窘迫、胎位异常、孕妇有严重合并症或产程停滞等情况,则可能需要选择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

四、预防早产的建议

(一)孕期保健

孕妇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持孕期体重合理增长,增强体质,降低早产风险。

(二)避免诱发因素

孕期要戒烟戒酒,远离毒品。避免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减少性生活尤其是孕晚期的性生活频率,防止胎膜早破等情况引发早产。积极治疗孕期的各种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控制病情发展。

(三)定期产检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早产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干预。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早产预测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宫颈长度、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结语

早产的预测与干预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孕妇及其家属要了解早产的相关知识,重视孕期保健和产检,及时发现早产迹象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产科医生也会运用多种临床手段尽可能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为新生命的健康诞生保驾护航。

(尚彩虹 汝州市人民医院 产一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