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胎盘早剥是产科极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它就像一颗隐藏在孕期的“炸弹”,一旦发生,可能迅速威胁母婴生命安全。了解胎盘早剥的相关知识,对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二、胎盘早剥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胎盘在胎儿娩出后才与子宫壁分离。但胎盘早剥是指在胎儿娩出前,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这会导致胎盘与子宫之间的血液循环中断,使胎儿失去氧气和营养供应,同时也会引起子宫出血,严重时可引发孕妇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对母婴生命造成极大危害。
三、胎盘早剥的原因
1. 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这些疾病会使胎盘的血管发生痉挛、硬化,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发胎盘早剥。例如,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时,胎盘血管承受的压力过大,容易破裂。
2. 机械性因素: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如车祸、摔倒、孕妇腹部被挤压等;或者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过多突然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使子宫内压力骤减,子宫突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
3. 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孕妇长时间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导致胎盘早剥。
四、胎盘早剥的症状识别
(一)阴道出血
这是胎盘早剥较为常见的症状,但出血量可多可少。有的表现为少量持续的暗红色出血,容易被误认为是先兆流产或早产;有的则可能突然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这种情况往往提示胎盘剥离面积较大,病情严重。
(二)腹痛
通常为突发的持续性腹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剥离的面积和程度有关。胎盘剥离面积小,腹痛相对较轻;若剥离面积大,腹痛会非常剧烈,难以忍受,且疼痛部位多在子宫部位,可伴有子宫压痛明显。
(三)子宫强直性收缩
子宫会出现异常的强直性收缩,触摸子宫时感觉硬如板状,间歇期不能很好地松弛。这是因为胎盘早剥后,血液积聚在子宫壁与胎盘之间,刺激子宫引起强烈收缩。
(四)胎儿异常
由于胎盘功能受损,胎儿会出现胎动异常,如胎动频繁后逐渐减少甚至消失。通过胎心监护可发现胎心减慢或不规则,严重时胎心消失,这表明胎儿处于危险境地。
五、胎盘早剥的诊断方法
1. 病史与症状:医生会详细询问孕妇的孕期情况,是否有高血压、外伤等病史,结合孕妇出现的阴道出血、腹痛、子宫收缩异常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 体格检查:包括检查子宫的大小、硬度、压痛情况,监测胎心、胎动,查看阴道出血量及颜色等。
3.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但有时胎盘早剥在超声图像上的表现不典型,不能单纯依靠超声确诊。还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了解孕妇的血液情况,因为胎盘早剥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六、胎盘早剥的抢救措施
(一)纠正休克
如果孕妇出现休克症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可输入平衡液、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以纠正休克,维持孕妇的生命体征稳定。
(二)及时终止妊娠
这是治疗胎盘早剥的关键措施。一旦确诊,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尽快终止妊娠。如果胎儿已死亡,孕妇情况危急,应立即行剖宫产术;如果胎儿存活,且宫口已开全,估计短时间内能经阴道分娩,可在密切监测下尝试阴道分娩,但如果产程进展不顺利或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也要立即改行剖宫产术。
(三)防治并发症
胎盘早剥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DIC、肾衰竭等。医生会在抢救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例如,使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对于出现 DIC 的孕妇,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密切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等。
七、预防胎盘早剥的建议
1. 定期产检:孕妇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肾脏疾病等高危因素。
2. 注意安全:孕期要避免腹部受到外力撞击,行动时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孕晚期。
3. 避免仰卧位:孕妇在休息和睡眠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减少子宫静脉压升高的风险。
八、结语
胎盘早剥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产科紧急情况。孕妇及其家属要了解胎盘早剥的症状和危害,以便在孕期出现异常时能及时识别并就医。而产科医护人员也会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尽全力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让新生命能够顺利降临。
(尚彩虹 汝州市人民医院 产一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