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妊娠期皮肤瘙痒并非简单的皮肤困扰,可能是妇产科健康隐患的警示。准妈妈们需了解其背后的意义,以便及时察觉异常并妥善应对。
二、常见原因
(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孕期激素水平波动致胆汁酸代谢紊乱,胆汁酸淤积于肝脏并流入血液,刺激皮肤神经引发瘙痒。多始于手掌与脚掌,渐扩至全身,昼轻夜重,严重干扰睡眠。ICP 不仅让孕妇苦不堪言,更危及胎儿,可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粪染,提升围产儿发病与死亡风险。
(二)妊娠特发性瘙痒
部分孕妇孕期不明缘由地皮肤瘙痒,或因皮肤干燥、腹部拉伸、激素影响等。程度相对缓和,常见于腹部、乳房、大腿等部位,皮肤或现鳞屑、抓痕,无黄疸等其他严重症状。
(三)其他皮肤疾病
孕期也易患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引发瘙痒。湿疹常现红斑、丘疹、水疱于面部、颈部、四肢关节处,边界模糊,易复发。荨麻疹则是皮肤突现大小各异风团,色鲜红或苍白,瘙痒难耐,数小时内可自行消退却又反复,多因过敏原诱发。
三、危害
(一)对胎儿影响
ICP 使胆汁酸经胎盘入胎儿体内,干扰其正常发育。胎儿可能心率失常、生长受限,甚至猝死。早产与羊水污染几率大增,新生儿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等病症。
(二)对孕妇影响
严重瘙痒极大影响孕妇生活品质,致睡眠匮乏、焦虑烦躁。长期搔抓易致皮肤破损、感染,若为 ICP 还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增加产后出血风险,妨碍孕妇健康与产后恢复。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询问
医生会探询瘙痒起始时间、部位、程度、变化因素,是否伴黄疸、腹痛等症状,以及过往皮肤与家族病史,初步推断瘙痒成因。
(二)体格检查
全面查看孕妇皮肤色泽、有无皮疹、红斑、水疱、抓痕,检查肝脾有无肿大与压痛,评估整体身体状况。
(三)实验室检查
1. 怀疑 ICP 时,检测血清胆汁酸水平,这是关键诊断指标,升高超正常上限 10 倍可确诊。同时查肝功能,了解肝脏受损状况。
2. 若考虑皮肤疾病,可能进行皮肤过敏原检测、血常规等,明确有无过敏或感染。
五、应对措施
(一)ICP 应对
1. 药物治疗:常用熊去氧胆酸,可降胆汁酸、缓瘙痒、改肝功能、减胎儿并发症。需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并定期复查,依结果调剂量。
2. 胎儿监测:因 ICP 对胎儿有风险,需强化监测。定期行胎心监护,超声评估胎儿发育、羊水量与胎盘功能。若胎儿缺氧或异常,可能提前终止妊娠。
(二)妊娠特发性瘙痒应对
1.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洁净,避免搔抓致破损感染。用温和无刺激保湿护肤品,如孕妇专用橄榄油、凡士林等,缓解干燥与瘙痒。
2. 生活调整: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开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室内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饮食多蔬果、多喝水,少食辛辣油腻食物。
(三)其他皮肤疾病应对
1. 湿疹治疗:依严重程度,医生可能推荐炉甘石洗剂止痒收敛,较安全。严重时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短期使用并注意保湿护理。
2. 荨麻疹治疗:先规避过敏原,轻症用冷敷缓解,重症用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六、预防建议
(一)孕期保健
孕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睡眠充足,适度运动强体质。饮食均衡,多摄富含维生素 C、E、锌等食物护皮肤健康。
(二)皮肤护理
孕早期注重皮肤保养,选温和滋润护肤品,不用刺激性清洁品。腹部渐大时用托腹带减皮肤拉伸,预防瘙痒。
(三)定期产检
按时产检是早发现相关疾病的关键。产检时医生全面评估孕妇状况,有皮肤瘙痒能及时诊治,保障母婴健康。
七、结语
妊娠期皮肤瘙痒可能潜藏多种妇产科健康危机。准妈妈们若遇此情况,务必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检查诊断,依病因施治疗与护理。积极预防与正确应对,可降低对母婴健康的威胁,护航孕期安全顺遂。
(陈斐斐 汝州市人民医院 产一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