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皮肤科妙招多:轻松解决皮肤瘙痒!

2025-04-18 07: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皮肤瘙痒,扰人“小恶魔”

皮肤瘙痒,这感觉就像有一群看不见的“小恶魔”在身上捣乱,时不时挠你一下,让你浑身不自在。白天还好,要是晚上发作,那简直是“酷刑”,刚迷迷糊糊要睡着,一阵瘙痒袭来,手不自觉地就去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折腾得人无法入眠,第二天顶着两个黑眼圈,干啥都没精神。而且,皮肤被抓得一道道红印子,严重的还破皮出血,既影响美观又损害健康,这皮肤瘙痒到底咋回事,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二、瘙痒“元凶”大揭秘

1.风邪侵袭,瘙痒“兴风作浪”:在中医看来,风邪是导致皮肤瘙痒的常见“坏蛋”之一。风善行而数变,当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风邪侵袭肌肤,就像一阵“妖风”在皮肤表面乱窜,使得皮肤气血不和,腠理疏松,于是出现瘙痒。这种瘙痒往往来得突然,部位不固定,一会儿这儿痒,一会儿那儿痒,就像风一样捉摸不定。比如在春秋季节,天气多变,风大干燥,很多人就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就是风邪在作祟。

2.湿邪黏滞,瘙痒“如影随形”:要是体内湿气重,湿邪停滞于肌肤,那可就麻烦了。湿邪性质黏腻、重浊,它会阻碍皮肤的气血运行,让皮肤变得黏糊糊、湿漉漉的,仿佛被一层湿布裹着。湿气与热邪凝结,造成刺激诱发皮肤产生瘙痒。像一些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当地人患湿疹的皮肤病几率就比较高。而且,这类由湿邪引发的瘙痒往往持续时间长,抓破后还容易流水、渗出、糜烂,不易愈合。

3.血虚风燥,瘙痒“暗地滋生”:随着年龄增长,或者长期患病、营养不良等,人体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肌肤,就会出现血虚风燥的情况。血虚则生风,虚风内动。就像在干涸的土地上刮起一阵微风,皮肤失去津液的滋润,变得干燥、粗糙,瘙痒难耐。老年人皮肤瘙痒症很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这种瘙痒在夜间尤为明显,因为夜间人体阳气入里,体表气血相对更虚,风燥之邪就更加猖獗,让患者痛苦不堪。

三、中医妙法,止痒有招

1.内调治本,驱邪扶正

l -祛风止痒汤:对于风邪侵袭引起的皮肤瘙痒,中医有经典的祛风止痒汤。方剂里常用防风、荆芥、蝉蜕、白鲜皮等中药材。防风、荆芥就像给肌肤筑起一道防风屏障,祛风解表,把外来的风邪挡在门外;蝉蜕质轻上浮,善于疏散风热,止痒效果显著;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深入肌肤内部,把风邪带来的热毒清除干净。患者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喝完,一般喝上几天后,那种飘忽不定的瘙痒感就会减轻不少,皮肤也能恢复平静。

l -清热利湿饮:要是湿邪为主导致的瘙痒,清热利湿饮就派上用场了。薏苡仁、滑石、茵陈、黄柏等是这方剂的“主力军”。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能把体内多余的湿气从小便排出;滑石清热解暑、利水通淋,让湿邪有出路;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对湿邪郁而化热形成的黄疸、瘙痒都有很好疗效;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直击湿邪与热邪勾结产生的炎症。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皮肤不再那么黏腻,瘙痒也会随之缓解,糜烂、流水的部位逐渐愈合。

l -养血润肤方:针对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养血润肤方是个宝贝。像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黑芝麻等药材,能补血养血、滋阴润燥。当归补血活血,熟地滋阴补血,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这些药材组合在一起,就像给干涸的肌肤注入一股清泉,让皮肤重新变得水润有光泽,血虚改善了,风燥之邪自然就没了“立足之地”,瘙痒也就慢慢消失了。患者可以长期服用一些养血润肤的中成药,如四物合剂等,同时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些红枣、桂圆、猪肝等补血食物。

2.外治治标,立竿见影

l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可是中医皮肤科止痒的一大绝技。选用苦参、蛇床子、地肤子、艾叶等药材,加水煎煮后,趁热熏蒸瘙痒部位,待水温稍降后,再用药液浸泡、清洗皮肤。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蛇床子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止痒,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通过热气熏蒸和药液浸泡,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深入毛孔,把藏在皮肤里的风、湿、热邪驱赶出去,快速缓解瘙痒。每周进行2-3次熏洗,每次20-30分钟,洗完后皮肤清爽舒适,瘙痒立减。

l -穴位按摩:人体身上有不少穴位与皮肤健康息息相关,通过按摩这些穴位也能起到止痒作用。比如合谷穴,它位于手背,第二掌骨中点,桡侧缘。按摩合谷穴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对风邪引起的瘙痒效果尤佳。用拇指指腹按压合谷穴,每次按压3-5分钟,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每天可多次按压。还有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血海穴养血活血、祛风止痒,对于血虚风燥型瘙痒有帮助。用掌心或手指轻轻拍打血海穴,每次拍打100-200下,每天1-2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瘙痒。

l -中药药膏涂抹:一些中药药膏,如青黛膏、丹皮酚软膏等,对皮肤瘙痒也有很好的疗效。青黛膏主要成分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的作用,适用于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引起的瘙痒、皮疹;丹皮酚软膏以丹皮酚为主要成分,丹皮酚具有抗过敏、消炎止痒作用,可用于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导致的瘙痒。在瘙痒部位轻轻涂抹适量药膏,每天2-3次,能快速消炎、止痒,让皮肤恢复安宁。

四、生活调理,预防瘙痒“卷土重来”

1.饮食清淡,远离瘙痒“诱因”:知道了风、湿、热、血虚等因素能引发瘙痒,饮食上就得注意。少吃辛辣、油腻、海鲜、甜食等容易生湿化热、诱发瘙痒的食物。像辣椒、花椒、油炸食品、鱼虾蟹、蛋糕等,吃多了容易让体内邪气滋生。多吃蔬菜水果,如黄瓜、西红柿、梨、香蕉,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既能清热利湿,又能补充营养,保持皮肤健康。还有,多喝水,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预防瘙痒。

2.皮肤护理,筑牢瘙痒“防线”:日常做好皮肤护理很重要。根据季节和肤质选择合适的护肤品,春夏季皮肤油脂分泌较多,选择清爽控油的护肤品;秋冬季皮肤干燥,要用滋润保湿的产品。洗澡不宜过勤,每周2-3次即可,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40℃,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露、香皂,洗完澡后及时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水润。另外,避免搔抓皮肤,指甲要勤剪,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加重瘙痒。

3.作息规律,增强瘙痒“抵抗力”:熬夜会伤阴耗血,导致血虚风燥,加重皮肤瘙痒。所以,每天尽量早睡早起,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时,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皮肤细胞也在更新换代,充足的睡眠能让肌肤保持良好状态,增强皮肤抵抗力,预防瘙痒。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6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也有助于预防皮肤瘙痒。

五、总结

皮肤瘙痒虽然恼人,但中医皮肤科妙招多多,从内调脏腑、外治肌肤到生活调理,全方位出击,就能轻松解决这一难题。了解瘙痒的根源,运用中医的方法对症治疗,再加上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皮肤重新恢复光滑、舒适,不再受瘙痒的困扰,尽情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知识,远离皮肤瘙痒,拥有健康肌肤。

(王化锋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中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