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睡眠障碍轻松聊:睡个好觉的那些“小妙招”!

2025-04-14 09: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睡觉本是件美事儿,一天忙完,往床上一躺,呼呼大睡,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感觉能“征服世界”。可现实却很“骨感”,好多人被睡眠障碍这个“小恶魔”缠上了,晚上要么翻来覆去睡不着,数羊数到天亮;要么好不容易睡着,噩梦连连,跟演电影似的;还有的半夜醒了就再也合不上眼,瞪着天花板干着急。今儿个,咱就来唠唠,怎么用那些“小妙招”把睡眠障碍赶跑,重新睡个好觉。

一、认识睡眠障碍“大家族”

(一)失眠症

失眠症可是睡眠障碍里的“常客”。躺在床上,大脑就像开了个“狂欢派对”,各种思绪乱飞,白天的事儿、明天的计划,一股脑儿在脑袋里打转,就是静不下来。眼睛闭得紧紧的,可意识无比清醒,越想睡越睡不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焦虑感蹭蹭上升,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亮。长期失眠,整个人变得疲惫不堪,黑眼圈像熊猫似的,脾气也暴躁,干啥都没劲儿。

(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这名字有点拗口,咱简单说。这类患者睡觉时,呼吸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时不时闹别扭。一会儿呼吸变浅,一会儿干脆停了,过会儿又猛地喘口气,呼噜声打得震天响。一晚上这样折腾,自己睡不好,同床的人也遭殃。而且,长期缺氧,白天脑袋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还容易犯困,严重的甚至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危害可不小。

(三)不安腿综合征

到了晚上,尤其是刚躺上床,腿就开始“不安分”了。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像有小虫子在骨头里爬,非得动一动、晃一晃才舒服点。患者不停地抬腿、跺脚、揉搓,可这症状就是缠着不走,折腾得人无法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容易惊醒,一晚上就在和这两条腿“作战”,别提多痛苦了。

(四)多梦

有些人睡着后,梦一个接一个,跟连续剧似的。梦境五花八门,有惊险刺激的冒险,有让人揪心的争吵,还有莫名其妙的场景。一晚上在梦里“折腾”,大脑得不到真正的休息,早上醒来感觉比没睡还累,脑袋沉甸甸的,一整天都没精神。

二、睡眠障碍的“导火索”

(一)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堪称睡眠的“杀手”。工作上的任务堆积如山,生活里的琐事不断,心里装着事儿,躺在床上怎么能踏实?考试、面试、升职考核,一到关键时刻,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神经紧绷,就算身体累得不行,睡眠也跑得无影无踪。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睡眠障碍就悄悄扎根了。还有情绪问题,像失恋后的伤心、和家人朋友吵架后的郁闷,都能搅得睡眠不得安宁。

(二)不良生活习惯

熬夜是个坏习惯,现在好多人晚上抱着手机刷剧、玩游戏、看短视频,不知不觉就到了后半夜。生物钟被打乱,身体的睡眠节律乱成一团,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大脑还兴奋着,根本睡不着。睡前吃太多、喝浓茶咖啡也是“禁忌”。吃多了,肠胃忙着消化,“抗议”声不断,大脑收到信号,也没法安心入睡;浓茶和咖啡里的咖啡因,像个“兴奋剂”,刺激神经,让你精神抖擞,睡意全无。

(三)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要是不合适,也能惹出大麻烦。卧室太吵,外面车水马龙的声音、邻居家的吵闹声,像“噪音炸弹”,不停地轰炸耳朵,大脑根本放松不下来。光线太亮,就像白天一样,身体的褪黑素分泌受抑制,褪黑素可是帮助入睡的“小天使”,它少了,入睡就难了。床垫太软或太硬,睡一觉起来浑身疼,要么陷进去不舒服,要么硌得慌,身体得不到舒适的支撑,睡眠质量肯定大打折扣。

(四)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本身就会出现一些变化。老年人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减少,睡眠变浅,容易醒,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有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更年期,激素水平像坐过山车,波动很大,睡眠也跟着受影响。生理期可能会痛经、情绪低落,导致失眠;孕期肚子越来越大,怎么躺都不舒服,还频繁起夜;更年期潮热、盗汗、心慌,睡眠障碍更是常见。

三、中医助力,攻克睡眠难题

当睡眠障碍来袭,中医有不少“秘密武器”,能帮你重新寻回优质睡眠。

(一)中药内调,安养心神:中医认为,睡眠不佳常与脏腑失调有关。像心肾不交的人,心火在上,肾水在下,二者无法交融,夜里就容易心烦失眠、多梦易醒。这时候,交泰丸就能派上用场,黄连清泻心火,肉桂引火归元,二者搭配,让水火既济,心肾和谐,每晚睡前服用适量,好似给紊乱的心神吃了颗“定心丸”。还有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睡不好的,归脾汤是经典良方,人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生成气血;当归、酸枣仁养血安神,为疲惫的身心“充电加油”,坚持按疗程服用,睡眠质量逐步提升。

(二)穴位按摩,疏通经络:身体上藏着助眠“密码”——穴位。睡前轻轻按揉印堂穴,它处于两眉之间,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从眉心向两侧推揉,每次3-5分钟,能宁心安神,缓解焦虑情绪,让大脑的“紧绷弦”松弛下来。另外,按摩内关穴也很有效,此穴位于手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用拇指按压,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持续按压3-5分钟,它能调节心包经气血,使心神安定,仿佛给心脏做了次“心灵按摩”,助你快速入眠。

(三)耳穴压豆,奇妙助眠:这可是中医的特色疗法。耳朵上分布着对应全身各处的穴位,选取神门、皮质下、心等耳穴,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在上面,闲暇时用手指轻轻按压,刺激这些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脏腑功能。就像给身体各个“睡眠开关”发送信号,让它们协同运作,每晚睡前按压几次,不久便能感受到睡眠的改善,轻松进入甜美的梦乡。这些中医方法简单易行,不妨一试,让睡眠障碍不再困扰。

四、睡个好觉的“小妙招”

(一)睡前放松

睡前半小时,把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统统关掉,让大脑远离蓝光刺激。可以泡个热水澡,水温40℃左右就行,全身泡在水里,感受温暖包裹身体,放松肌肉,就像给全身做了个“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和大脑慢慢平静下来。或者听点舒缓的音乐,像大自然的声音,鸟鸣、流水、风声,让思绪随着音符飘荡,抛开烦恼,沉浸在宁静氛围中,为入睡做好准备。

(二)调整作息

养成固定的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每天尽量保持一致,哪怕是周末也别放纵。比如,晚上10点半准时上床,早上6点半按时起床,刚开始可能不习惯,坚持一段时间,身体的生物钟就会适应,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自然就困了,早上也能精神抖擞地醒来。避免白天长时间午睡,要是困了,小睡30分钟以内就行,不然晚上又睡不着了。

(三)改善睡眠环境

把卧室布置得温馨舒适,墙面刷成柔和的暖色调,像米色、淡粉色,让人感觉放松。窗帘选遮光性好的,一拉上,房间立马暗下来,利于褪黑素分泌。床垫选软硬适中的,躺上去能贴合身体曲线,给脊柱足够的支撑。还可以在房间里放个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空气湿润,呼吸顺畅,睡觉也更舒服。

(四)适度运动

白天适量运动,对睡眠大有好处。但别在临近睡觉前剧烈运动,不然身体处于兴奋状态,更睡不着。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这些舒缓的运动,每天坚持30-60分钟。比如,饭后散步半小时,既能促进消化,又能放松身心,让身体微微出汗,晚上睡觉就能睡得香。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这可是天然的“快乐荷尔蒙”,让心情愉悦,也有助于睡眠。

(五)饮食调节

睡前别吃太多,尤其是油腻、辛辣食物,以免肠胃不适。可以喝一杯温牛奶,牛奶里含有色氨酸,它能在体内转化为褪黑素,帮助入睡。也可以吃点富含镁的食物,如香蕉、杏仁,镁元素有放松神经的作用,让大脑安静下来。但要注意,别喝浓茶、咖啡,也别抽烟,这些都会干扰睡眠。

五、什么时候该求助医生

(一)持续时间长

如果睡眠障碍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每周至少有三个晚上睡不好,而且通过自我调节没有改善,那就得考虑找医生了。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及时就医,才能抓住“病根”,解决问题。

(二)伴随其他症状

要是睡眠障碍伴有头痛、头晕、心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或者出现行为异常,如夜间梦游、大喊大叫,更要赶紧就医。这些可能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信号”,像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只有医生通过详细检查,如脑电图、心电图、脑部CT等,才能确诊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六、总结

睡眠障碍虽然恼人,但只要咱们用上这些“小妙招”,从心理、生活习惯、环境、饮食等方面入手,调整自己,睡个好觉并不难。要是情况严重,及时找医生帮忙,别让睡眠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希望大家都能每天晚上睡个香甜觉,白天活力满满,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杨惠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脑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