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说“觉少”,但其实,睡不好可不是小事!睡眠障碍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神秘面纱,掌握应对妙招,让“好眠”不再是奢望!
一、老年人为什么容易睡不好?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结构会发生变化,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生理变化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褪黑素分泌减少,这是一种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褪黑素少了,入睡就变得困难。此外,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减退,睡眠调节能力变弱,容易被外界干扰。
(二)疾病影响
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引发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干扰睡眠。同时,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三)心理因素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节奏变慢,社交活动减少,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心理压力大,自然睡不好觉。
(四)生活习惯
部分老年人白天活动少,甚至午睡时间过长,导致夜间难以入睡。此外,晚上喝水过多、睡前喝浓茶或咖啡等习惯,也会干扰睡眠。
二、老年人睡眠障碍的表现
睡眠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一)入睡困难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通常超过30分钟还无法入睡。
(二)易醒
睡着后容易被外界声音或身体不适惊醒,且很难再次入睡。
(三)早醒
比平时早醒1到2小时,且无法再入睡。
(四)睡眠浅
睡眠过程中容易做梦,感觉整夜都在做梦,醒来后感觉疲惫不堪。
三、改善老年人睡眠的妙招
(一)调整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晚上睡不好,白天也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午睡,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二)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卧室要保持安静、黑暗、凉爽。可以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辅助工具。床垫和枕头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免过硬或过软。
(三)放松身心
睡前可以泡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放松身体。也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缓解心理压力。
(四)合理饮食
晚餐尽量清淡,避免过饱。睡前2到3小时不要喝水,以免夜间频繁起夜。避免睡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
(五)适当运动
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要安排在睡前3小时内,以免过于兴奋反而影响睡眠。
(六)心理调适
多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如果感到焦虑或抑郁,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四、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睡眠障碍持续时间较长,且通过上述方法无法改善,或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睡眠监测,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潜在疾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关乎身心健康,别再忽视“睡不好”这个问题啦!通过调整作息、营造舒适环境、放松身心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拥有高质量的睡眠,睡出好心情,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苏艳花 柘城县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