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ABC,即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和Circulation(循环),是急救领域中的黄金法则,它代表了处理任何紧急创伤情况时首要关注的三个关键环节。掌握并正确应用这三大原则,能够极大地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以下将详细阐述创伤急救ABC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Airway(气道):保持畅通无阻
气道是呼吸系统的门户,任何阻碍气流的障碍物都可能迅速导致窒息,因此,在处理创伤急救时,首先要确保伤者的气道畅通。
判断意识:首先,迅速评估伤者的意识状态。若伤者无意识,应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并开始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流程。
清理口腔异物:检查伤者口腔,迅速而轻柔地移除任何可见的异物,如呕吐物、血液、假牙等,以防阻塞气道。
头后仰法/抬颏法:对于意识清醒的伤者,采用头后仰法(对于怀疑有颈椎损伤者慎用)或抬颏法来开放气道。这些方法通过调整头部位置,使气道保持直线,便于空气流通。
气管插管:在高级生命支持(ALS)阶段,若伤者无法维持自主呼吸或气道持续不稳定,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以确保气道安全。
二、Breathing(呼吸):维持有效通气
呼吸是生命的基本体征之一,确保伤者进行有效呼吸是急救中的关键环节。
观察呼吸:注意伤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异常呼吸,如呼吸急促、浅快、深慢或不规则,都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征兆。
辅助呼吸:若伤者呼吸微弱或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于成人,可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口对面罩的人工呼吸方法。对于儿童或婴儿,应根据年龄和体型调整呼吸技巧。
氧疗: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伤者高流量氧气,以支持其呼吸功能。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的伤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三、Circulation(循环):保障血液供应
循环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确保伤者有足够的血液循环是急救中的另一大重点。
检查循环: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评估伤者的脉搏情况。同时,观察肤色、温度和湿度,以判断是否存在休克迹象。
止血:对于出血伤口,迅速而有效地止血至关重要。可采用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止血带等方法控制出血。
液体复苏:对于休克或严重血容量不足的伤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或血液制品进行液体复苏,以恢复循环稳定。
胸外按压:若伤者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直至专业救援到达。正确的按压深度、频率和位置对于复苏成功至关重要。
四、综合评估与团队协作
在实施创伤急救ABC的同时,还需要对伤者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并处理其他潜在的创伤或疾病。这包括神经系统状态、骨折、内脏损伤等方面的检查。此外,急救过程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急救人员应明确分工,保持有效沟通,确保急救措施的高效执行。
五、后续处理与转运
在完成初步急救处理后,应根据伤者的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持续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气道、呼吸和循环的稳定。同时,与接收医院保持联系,提前通报伤者的病情和所需的治疗措施,以便医院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教育与培训
创伤急救ABC不仅是急救人员的必备技能,也是公众应普及的急救知识。通过定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急救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综上所述,创伤急救ABC是急救处理中的核心原则,它强调了气道、呼吸和循环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掌握并正确应用这些原则,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处理创伤,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因此,无论是急救人员还是普通公众,都应加强对创伤急救ABC的学习和实践,以备不时之需。
(余海波 南阳官庄工区南石康复医院 急诊外科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