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夏娜梅:输血反应:了解、预防与应对措施

2023-06-19 18: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引言

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挽救患者生命、治疗多种疾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输血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将对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进行详细介绍,以提高公众对此类医疗风险的认识,并探讨相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一、输血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结束后,受血者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对所用输注用具产生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涉及机体的免疫反应、血液制品受污染、输血过程不当、长期反复输血等多种因素。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输血反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循环超负荷、细菌污染反应等。

二、常见的输血反应及其症状

1.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输血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由免疫性因素引起。当输入的红细胞与患者体内的抗体发生反应时,红细胞会被破坏,导致溶血。溶血反应的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胸闷、头痛,严重者会出现休克、异常出血,甚至死亡。

2.过敏反应  输血引起的过敏反应也较为常见,尤其是在输注血浆或含有变性蛋白的血液时。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神志不清,甚至休克。过敏反应的发生多在少量输血后即刻发生。

3.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这种反应通常由于致热源、免疫反应等引起,患者在输血后1-2小时内可能出现发冷、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并伴随恶心、呕吐、头痛、出汗等症状。大多数发热反应在15分钟至2小时内自行缓解,但严重情况下需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退热对症治疗。

4.循环超负荷  循环超负荷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幼儿及慢性严重贫血病患者中,由于输血过快、过量导致体内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发绀、咳血、静脉压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命。

5.细菌污染反应  细菌污染反应是由于输血的血液被细菌污染所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若细菌侵袭能力强,还可能诱发休克、DIC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现细菌污染反应,需立即终止输血,并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

三、输血反应的诊断方法

输血反应的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等。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免疫学检查等,以评估是否存在感染、血型不合、免疫反应等情况。尿液检查则主要用于检测血红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

四、输血反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和患者都需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1.严格把握输血适应证  只有在患者病情确实需要输血时,才考虑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可以降低输血反应的风险。

2.了解输血患者输血史  对于有输血史的患者,应详细了解其输血次数、频度、量及不良反应类型。对于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史的患者,应仔细检查受血者血型及血清中有无本身所缺乏血型抗原的相应抗体。

3.实行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加强血库质量监测,严防输入细菌污染血。在采集、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确保血液制品不被污染。

4.注意患者心脏状况  对于原有心功能不佳或存在可致心功能不全潜在因素的患者,应在行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下输注血液,避免输注量大或输注速度快引发急性肺水肿。

5.选择适当的血液制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血液制品,如浓集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血液制品。

6.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相应处理。

结论

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风险。通过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遵守输血操作规范、加强血液制品的质量管理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的发生。同时,患者也需了解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输血治疗。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夏娜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输血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