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且进展迅速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缺血(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出血性卒中)。这种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早发现和早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及预后至关重要。及时识别脑卒中的症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还能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人员如何快速判断脑卒中,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脑卒中的症状识别
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肢体和语言等方面来进行。以下是护理人员在判断脑卒中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步骤:
1. 看“1”张脸
观察患者的面部变化是识别脑卒中的第一步。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口角歪斜:患者可能表现出一侧面部无力,导致口角下垂或歪斜。可以通过让患者微笑来观察这一现象。
伸舌偏斜:让患者伸出舌头,观察舌头是否偏向一侧。如果舌头偏斜,可能提示存在神经功能障碍。
流口水:有些患者在卒中后会出现口水从口角流出的情况,这也是面部肌肉无力的表现。
2. 查“2”只胳膊
在卒中发生的早期,患者通常表现为肢体肌力的下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双手平举:让患者双手平举,观察两只手臂是否存在单侧无力的现象。正常情况下,两只手臂应能平行抬起。
握力测试:可以让患者握住护理人员的手,观察其握力是否对称。如果一侧握力明显减弱,可能提示卒中。
3. “0”听语言
语言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护理人员应关注以下方面:
口齿不清:询问患者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您叫什么名字?”或“您感觉怎么样?”观察其回答是否流利。
表达困难:注意患者是否在表达中出现困难,是否能理解简单的指令。这些都是判断语言功能是否受损的关键指标。
4. 快打120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提示其有可能发生脑卒中,此时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诊治。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就医,治疗效果越好。
二、特别提示
在识别脑卒中后,护理人员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1. 皮肤护理
在患者患病期间,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治压疮。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破损和压疮,因此应定期为患者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定期翻身: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以减少长期压迫对皮肤的影响。
保持皮肤干燥:使用柔软的毛巾和护肤油,保持皮肤的湿润,防止干燥和破裂。
2. 康复训练
在疾病恢复期,患者应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最大限度恢复受损功能。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对于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物理治疗:通过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指导,进行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语言训练:如果患者存在语言障碍,语言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其沟通能力。
三、护理人员的角色
护理人员在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后续护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也是患者与医疗团队之间的重要桥梁。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沟通技巧,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持续观察: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保持对患者的持续观察,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教育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如何识别症状,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结语
脑卒中是一种危急的医疗情况,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观察面部、肢体和语言等方面的变化,能够迅速判断是否发生脑卒中。除了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皮肤护理和康复训练,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支持。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许多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恢复正常生活。
(邢瑞娜 濮阳惠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