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是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源于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等多重因素。面对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父母的支持与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父母应如何支持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了解情绪障碍的成因
情绪障碍并非简单的情绪低落或情绪波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其成因多样。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习压力以及自身因素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情绪产生影响。
1.家庭环境:家庭氛围、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家庭因素,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情绪状态。例如,父母过于严厉或放任的教育方式、家庭矛盾冲突不断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
2.社会环境: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等,都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进而引发情绪障碍。
3.学习压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当这些压力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时,就可能产生挫败感、无助感等负面情绪。
4.自身因素: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提高,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这种矛盾的出现也可能导致情绪障碍。
二、识别情绪障碍的症状
了解情绪障碍的症状,有助于父母及时发现并干预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常见的情绪障碍症状包括:
1.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思维迟缓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念头。
2.焦虑症:紧张、恐惧、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等,对未来充满担忧,难以放松。
3.易怒和暴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摔东西、砸东西等逆反行为。
4.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等症状,这些行为或想法通常是反复出现且难以控制的。
三、提供支持和帮助
面对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父母应提供以下支持和帮助:
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矛盾冲突。
- 与学校沟通,了解其在学校中的表现,共同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心理护理
- 以耐心、关爱、同情、包容的态度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
- 耐心倾听青少年的内心体验,给予他们支持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严格执行医嘱,协助医生开展各项心理行为治疗。
3.健康教育
多了解青少年的精神卫生常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 对青少年的微小进步给予充分肯定,锻炼他们的独立社交能力。
- 帮助青少年增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避免在他人面前训斥他们,以免产生逆反心理。
4.适当情绪宣泄
- 鼓励青少年通过运动、音乐、绘画等方式,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 针对考试焦虑等问题,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放松,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5.早恋疏导
- 对于存在早恋问题的青少年,父母应给予积极的疏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性观念。
6.专业治疗
- 如果青少年的情绪障碍症状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
四、加强沟通和理解
沟通是理解的前提,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父母应与青少年保持频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难题。同时,父母也应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方式面对青少年的情绪问题。
五、总结
青少年情绪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和解决。作为父母,我们应积极了解情绪障碍的成因和症状,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合理宣泄情绪,加强沟通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李娇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医学科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