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孕期甲减:不容忽视的内分泌问题

2023-03-24 23: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孕期是每位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阶段,不仅伴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还可能面临各种健康挑战。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尤其在孕期,其影响更加深远且不容忽视。本文将详细介绍孕期甲减的相关知识,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什么是孕期甲减?

孕期甲减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是一个位于颈部的小腺体,负责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这些激素对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当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时,就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孕期甲减的原因

孕期甲减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激素水平变化、药物影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碘缺乏等。

1、激素水平变化:

孕期,孕妇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显著升高,这种激素会刺激甲状腺活性,有时反而会抑制其功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生产后会有所改善,但严重时可能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2、药物引起:

某些药物,如硫脲类药物、碘化物、氯霉素等,可能会抑制甲状腺功能,导致甲减。孕妇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孕期甲减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甲状腺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这类疾病主要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和碘塞罗宁。

3、碘缺乏: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孕期对碘的需求量增加。如果孕妇饮食中长期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可以通过饮食补充碘元素,如增加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摄入,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碘盐。

4、其他因素:

还有一些非疾病因素也可能导致孕期甲减,如先天发育不良或遗传缺陷、孕期压力过大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三、孕期甲减的危害

孕期甲减不仅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更对胎儿的发育产生深远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甲减的孕妇可能出现疲劳、畏寒、嗜睡、皮肤干燥、心情抑郁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早产、流产、妊娠高血压、胎盘剥离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2、对胎儿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妊娠早期(怀孕前12周)是胎儿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此时胎儿自身的甲状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所需的甲状腺激素主要依靠母体供给。如果孕妇的甲状腺激素不足,不能为胎儿提供充足的甲状腺激素,就会导致胎儿的智力发育障碍。此外,甲减还可能增加胎儿低体重、死胎和新生儿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等风险。

四、孕期甲减的诊断与治疗

防治孕期甲减最有效的办法是提早进行筛查。

1、筛查与诊断:

建议所有孕妇在孕早期(最好在妊娠8周以前)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甲减。筛查项目通常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的检测。如果孕妇有甲状腺病史、家族史、不孕症史或早产、流产史等高危因素,最好在怀孕前进行筛查。

2、治疗原则:

孕期甲减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启动、尽快达标、维持妊娠全程。一旦确诊甲减,应立即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L-T4)。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以调整药物剂量,保持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

3、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药物治疗,孕妇还应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维持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低糖的饮食,并适量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同时,孕妇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五、孕期甲减的注意事项

1、药物安全性:

有些孕妇担心药物治疗会影响胎儿健康,但实际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安全的,且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孕妇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定期复查:

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异常指标,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保暖与心理调节:

甲减孕妇可能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应注意保暖。此外,孕妇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孕期甲减带来的挑战,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孕期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问题,不仅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更对胎儿的发育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科学的筛查、及时的治疗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希望本文能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孕期甲减这一健康问题,愿每一位孕妇都能平安顺利地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曹春兰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 妇产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