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疝气的诊断与治疗

2024-05-07 00: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什么是疝气

疝气,医学上称为“疝”(hernia),是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的现象。这一现象在腹部尤为常见,特别是腹外疝。疝气的发生多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两个因素有关。

二、疝气的类型

疝气根据其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腹股沟疝、脐疝、股疝、切口疝、白线疝等。

1. 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

腹股沟直疝:疝囊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2. 脐疝:

自脐部突出的疝称为脐疝,临床上分为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

3. 股疝: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

4. 切口疝:

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常见症状为腹壁切口处逐渐膨隆,有肿块出现。

5. 白线疝:

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处的疝,早期肿块小而无症状,不易被发现。

三、疝气的诊断

疝气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

1. 临床表现:

腹股沟疝的基本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尤其在站立、劳动、行走、跑步或剧烈咳嗽时明显,平卧后可自行恢复或消失。

脐疝表现为脐部有一半球形肿块,多见于婴幼儿。

2. 体格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咳嗽冲击试验和疝块回纳试验。医生会让患者仰卧,用手轻按肿块上,嘱其咳嗽,观察肿块是否膨胀冲击感并向外上方轻推,判断疝气的可复性。

3. 影像学检查:

B超和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疝气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疝内容物的情况。

四、疝气的治疗

疝气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一岁以下婴幼儿和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婴幼儿可暂不手术,观察其自行恢复情况;年老体弱者可在白天使用医用疝带阻止疝块突出,但长期使用疝带可能增加疝嵌顿的发病率。

2. 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手术方法包括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常用的方法有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修补法等。

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补片材料进行缝合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常用的有Lichtenstein手术、Rutkow手术等。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五、疝气的预防与护理

1. 预防:

避免长期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严重便秘等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

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老年人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引起的咳嗽。

2. 护理:

手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休息和康复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注意饮食调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其他并发症。

六、总结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其发生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疝气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预防疝气的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大多数疝气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恢复健康。同时,加强预防与护理也是减少疝气发生和复发的重要措施。

(席力森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