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包括其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并重点阐述了多种有效缓解“余痛”困扰的方法,旨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带来的疼痛问题。
一、认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则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该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再次活跃,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炎症,即使皮疹消退,受损神经的修复过程也可能产生疼痛。
二、疼痛症状知多少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性质多样,常见的有刺痛、灼痛、电击样痛、刀割样痛或撕裂样痛等,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疼痛部位通常与带状疱疹发病时的受累神经分布区域一致,多发生在胸部、腹部、腰部、头面部等部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感觉异常,如麻木、瘙痒、蚁行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三、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
(一)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多种药物发挥着重要作用。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减少神经递质释放,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不仅能缓解疼痛,还可改善睡眠与情绪,其机制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增强中枢对疼痛的下行抑制;中重度疼痛患者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可考虑羟考酮、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但要谨防成瘾与不良反应,需严格遵医嘱;局部用药的利多卡因贴剂能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有局部麻醉和镇痛之效,全身不良反应小。
(二)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对缓解疼痛效果显著。紫外线照射可消炎止痛促愈合,特定波长照射受累皮肤能减轻神经炎症。激光治疗用低能量激光刺激神经细胞,促进再生修复,改善循环,减轻疼痛与水肿。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是非侵入性方法,电极发送微弱电流干扰疼痛信号,患者可自主调节,方便有效。
(三)神经阻滞治疗
神经阻滞治疗针对性强。神经根阻滞将混合药物注射到神经根周围,减轻炎症水肿,阻断疼痛传导,定位明确时效果佳。交感神经阻滞适用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者,如皮肤温度或出汗异常时,通过调节其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为患者减轻痛苦。
(四)神经毁损术
对于难治的PHN,当采用各种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或疗效不能维持时,可以考虑采用神经毁损术。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毁损术常用的药物包括酒精、酚甘油及苯酚,同时一些抗肿瘤药如丝裂霉素、盐酸阿霉素也可引起神经可逆性变性而用于破坏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物理毁损术,其效果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五)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治疗中不可忽视。认知行为疗法(CBT)助患者改变负面思维和行为,正确对待疼痛,如放松训练等可缓解紧张减轻疼痛。家人朋友的关心支持至关重要,病友互助小组也能让患者交流经验、相互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面对病痛。
(六)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缓解疼痛。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睡眠利于身体和神经修复,应避免熬夜劳累。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特定营养素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等,能营养神经。适度运动如散步等有氧运动,可促进循环、增强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致疼痛加重,需把握好度。
四、积极应对,重获健康生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虽然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但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大多数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或控制。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保健,通过综合治疗和自我管理,逐步减轻“余痛”困扰,提高生活质量,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五、结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并为患者提供一些有用的缓解疼痛的方法和建议。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在遭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困扰,不要犹豫,积极采取行动,与疼痛作斗争,重获健康美好生活。
(马昆鹏 辉县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