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养生与肾脏健康: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2024-12-30 06: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承担着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重要职责,同时还参与调节血压、电解质酸碱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等多种生理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视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与人的生长发育、生殖繁衍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养护肾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医护肾之道,并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一、中医对肾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认为是“水脏”,其主要功能包括:

1. 主藏精

肾被认为是“先天之本”,主藏精。这里的“精”指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则来源于水谷精微的化生。肾通过藏精的功能,为肾主生长发育、主生殖提供物质保障。

2. 主水

中医认为,水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其中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司二阴,主二便,肾通过气化调节膀胱的开合,从而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

3. 主骨生髓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坚固有力;肾精亏损,则骨髓空虚,骨骼脆弱无力。因此,护肾对于保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养肾之道

中医养肾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饮食调养、运动锻炼、情志调养和穴位按摩等方面。

1. 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对于护肾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强调“食疗为先”,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进展。

合理选择补肾食物:在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指导下适当增加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核桃、枸杞等,做到调补有道。

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少盐控油、限磷控钾,按照慢性肾脏病分期实施营养管理,选择合适烹饪方式,合理摄入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

饮食有节:中医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应做到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营养均衡、适当饮水、量出为入、戒烟戒酒。

2.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同样重要。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体内阳气的生发和运行,建议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在运动锻炼时要注意适度,身体微微出汗为度,不可大汗淋漓。

3. 情志调养

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情绪抑郁等都会对肾造成不良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也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来减轻压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行为,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

4. 穴位按摩

人体的某些穴位与肾脏密切相关,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常用的养肾穴位:

涌泉穴: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此穴可以补肾固元,穴位按摩此处可以改善腰膝酸软、失眠、乏力等症状。

太溪穴:位于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能治疗头晕耳鸣、失眠、咳嗽气喘、手足冰凉,还可以美容养颜。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此穴可以治疗腰痛、耳鸣、足跟痛等。

三、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养护肾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

避免以下不良的饮水习惯:

(1)口渴时再喝水,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尿液浓缩,导致泌尿系统结石.

(2)以饮料、啤酒、水果代替水:引起痛风、结石的发作,加重肾脏负担。

同时如果合并肢体水肿时,应该限制摄入水量,适当饮水、量出为入。

2.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对于有肾病家族史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使用有害肾脏的药物:如中药木通、各种止痛片、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尤其是合并慢性肾病时用药遵医嘱,避免滥用药物。

总结

肾脏健康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基础,饮食调养、适度运动、情志调养和穴位按摩等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呵护肾脏。关注肾脏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个人都应重视的课题。

(黄文玉 濮阳市中医医院 肾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