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中,消化内镜检查犹如一面神奇的“照妖镜”,能够深入人体消化系统,精准探测各类潜在的健康隐患。对于维护我们的消化系统健康,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消化内镜检查的应用
消化内镜检查主要包括胃镜和肠镜,胃镜可清晰窥视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状况,肠镜则专注于大肠的检查。当我们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吞咽困难、便血、黑便等症状时,内镜检查就能派上用场。例如,长期的胃部隐痛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表现,通过胃镜检查,医生能够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细微变化,如是否存在红肿、糜烂、溃疡或肿物等异常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从而明确诊断,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二、如何巧妙地运用消化内镜检查来守护我们消化系统的健康呢?
首先,要把握好检查的时机。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尤其是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腌制、烧烤食物摄入过多)、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息肉等)的高危人群,建议将内镜检查纳入定期体检项目,如无症状可每3-5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对于出现上述报警症状的人群,则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尽快安排内镜检查,切勿因害怕检查过程中的不适而拖延,以免延误病情。
在检查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关键。胃镜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禁水2-3小时,以保证胃内排空,便于医生清晰观察胃内结构。肠镜检查前则需要进行肠道准备,通常在检查前一天开始进食少渣或无渣饮食,并服用泻药清洁肠道,直至排出物呈清水样,这一过程虽然繁琐,但对于发现肠道微小病变至关重要。
检查过程中,要尽量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尽管内镜检查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如胃镜检查时的恶心、呕吐感,肠镜检查时的腹胀、腹痛等,但现代内镜技术已经不断改进,操作更加轻柔、快捷,且大部分患者都能够耐受。如果实在对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到担忧,也可选择无痛内镜检查,在麻醉状态下完成检查,大大减轻痛苦。
检查结束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饮食和休息的调整,耐心等待病理结果。如果检查发现了息肉、炎症、溃疡等病变,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后续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的复发或进展情况。
总之,内镜检查作为消化系统健康的有力“武器”,我们应正确认识并巧妙运用它。通过合理选择检查时机、做好检查前准备、配合检查过程以及重视检查后的随访,让这面“照妖镜”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早期发现并消灭消化系统的“病魔”,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徐荣 安阳市肿瘤医院 内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