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更为多见。轮状病毒感染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也会让家长们感到焦虑和担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轮状病毒感染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本文将详细介绍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一、轮状病毒感染的概述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它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后,病毒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引起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因此也被称为“秋季腹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季节也可能发生轮状病毒感染。
二、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 1-3 天,发病后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腹泻
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脓血和黏液,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腹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2. 呕吐
患儿在发病初期常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症状一般持续 1-2 天,但也有部分患儿呕吐时间较长。
3. 发热
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 38℃-39℃之间,少数患儿可高达 40℃以上。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为 1-3 天。
4. 脱水
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患儿容易出现脱水症状。脱水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唇干燥、尿量减少;中度脱水表现为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重度脱水则可能出现休克、昏迷等严重后果。
5.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患儿还可能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三、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断
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粪便检查和病毒检测。
1. 临床症状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结合发病季节和流行情况,初步判断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
2. 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粪便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轮状病毒颗粒。
3. 病毒检测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或核酸,可以明确诊断。
四、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1. 饮食调整
在患儿腹泻期间,应适当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要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增加哺乳的次数;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暂时改为无乳糖奶粉或腹泻奶粉,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 补液治疗
补液是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关键。根据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选择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轻度脱水的患儿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来纠正脱水;中度和重度脱水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3. 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布拉氏酵母菌散等)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如果患儿腹泻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如消旋卡多曲颗粒)。
4. 抗病毒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
五、轮状病毒感染的护理要点
1.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尿量等,及时发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如果患儿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对于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如前所述,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调整饮食。在腹泻症状缓解后,逐渐增加饮食的种类和量,但要避免暴饮暴食。
3. 皮肤护理
由于患儿腹泻次数较多,臀部皮肤容易受到粪便的刺激而出现红肿、破溃等情况。因此,要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以涂抹护臀霜来保护臀部皮肤。
4. 口腔护理
患儿在呕吐和腹泻后,口腔内可能会残留异味和分泌物。可以用温水漱口或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擦拭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5. 消毒隔离
轮状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患儿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清洗、消毒,玩具、餐具等要定期消毒。患儿的粪便要及时处理,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厕所。护理患儿前后,家长和医护人员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6. 心理护理
患儿在患病期间可能会感到不适和恐惧,家长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安慰,让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六、轮状病毒感染的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
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家长也要做好自身的卫生,在给孩子准备食物前、更换尿布后要洗手。
2. 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的新鲜、干净,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餐具要定期消毒,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3. 增强免疫力
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按时接种疫苗。
4. 避免接触感染源
在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总之,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虽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在一周左右康复。家长们要了解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
(吴佳佳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主管检验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