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子宫肌瘤:了解症状、诊断与治疗选择

2024-09-17 08: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女性的健康领域中,子宫肌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它悄然生长在子宫内,影响着众多女性的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子宫肌瘤的症状表现、诊断方式以及多样的治疗选择,为守护女性健康增添一份知识力量。

一、子宫肌瘤的症状表现

(一)月经异常

这是子宫肌瘤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黏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常常会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是因为肌瘤使子宫腔增大,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加,从而引起月经量的改变。长期月经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二)腹部肿块

当肌瘤逐渐增大时,有些患者可以在下腹部摸到肿块。尤其是在清晨膀胱充盈时,肿块会更加明显。肿块一般质地较硬,可活动,通常没有压痛。但如果肌瘤发生变性或合并其他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压痛。

(三)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会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从而导致白带增多。如果肌瘤发生感染、坏死,还可能出现脓性白带或伴有臭味。

(四)压迫症状

当肌瘤生长在子宫前壁下段时,可能会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生长在子宫后壁的肌瘤,可能会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或排便困难。如果压迫输尿管,还可能引起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等情况。

二、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这是初步诊断子宫肌瘤的重要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以触摸到子宫的大小、形态、质地等情况,判断是否有肌瘤存在以及肌瘤的大致位置和大小。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尽量放松,配合医生的操作。

(二)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的形态、大小以及肌瘤的数目、部位、大小、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变性等情况。经腹部超声检查需要患者憋尿,使膀胱充盈,以便更好地观察子宫;经阴道超声检查则不需要憋尿,且对于较小的肌瘤和黏膜下肌瘤的诊断更为准确。

(三)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难以鉴别时,MRI 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它能够多平面、多参数成像,对肌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显示得更为清楚,但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

三、子宫肌瘤的治疗选择

(一)观察等待

对于肌瘤较小、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尤其是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一般可以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因为绝经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肌瘤可能会自行萎缩。在此期间,患者需要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密切观察肌瘤的变化。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它可以抑制垂体、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使肌瘤缩小。但这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低雌激素症状(潮热、盗汗、阴道干燥等),且停药后肌瘤可能会再次增大。还有米非司酮等药物,也可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但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对于肌瘤较大、月经过多导致贫血、压迫症状明显、不孕或反复流产等情况,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通过开腹、腹腔镜或宫腔镜等方式进行;子宫切除术适用于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的患者。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和位置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四、结语

子宫肌瘤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女性需熟知其知识,时刻留意身体状况。若出现如月经异常、腹部不适等症状,务必即刻前往医院。借助妇科检查、超声、MRI 等科学诊断手段确定病情,随后依据医生专业建议,从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到手术治疗等方案中挑选契合自身的,切实维护自身的健康。

(褚艳蓉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门诊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