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颅脑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神经细胞缺血性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由于其发病突然、后果严重,脑梗死被形象地称为“无声杀手”。
脑梗死的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取决于责任病灶的大小和的位置。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
1. 单侧的肢体无力或麻木:偏瘫是脑梗死非常典型的症状。单侧肢体力量减弱,患者发现自己在抬胳膊、抬腿时明显感觉无力,严重的情况下,肢体完全不能活动。例如,患者突然出现单侧肢体无法动弹,连简单的握拳、屈肘动作或者抬起脚步走路都做不到。患者还会感到单侧肢体出现麻木、刺痛或者感觉减退的情况。就像有无数的小针在皮肤上轻轻刺扎,或者感觉肢体好像被一层东西包裹着,触觉不灵敏。有的患者会觉得半边身子像隔着一层厚厚的布,对外界的触碰感知很模糊。2. 面部歪斜:患者的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3. 语言障碍:脑梗死还会影响大脑语言功能相关的区域,导致患者出现言语表达和理解困难。比如患者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但自己不能用语言表达意思。或者患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自己说话虽然流利,但内容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4. 视力问题: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情况。视力模糊表现为看东西不清楚,就像眼前有一层雾一样。视野缺损则是患者的视野范围缩小,比如只能看到正前方的物体,而两侧的物体在视野中消失。5. 平衡和协调障碍:当小脑或其相关的神经通路受到脑梗死影响时,患者会出现共济失调的症状。表现为站立不稳,身体左右摇晃,行走时步态蹒跚,步幅大小不一,难以保持直线行走,就像喝醉酒一样。6. 头晕:许多患者在脑梗死发作前或者发作时会出现头晕的症状,感觉头部昏沉、眩晕,周围的物体好像在旋转。有些患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7. 意识障碍障碍:在严重的脑梗死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从轻度的嗜睡(表现为困倦,容易入睡,但可以被唤醒)到昏睡(患者处于沉睡状态,较难唤醒,唤醒后答非所问,又很快入睡),甚至昏迷(患者完全失去意识,不能被唤醒)。这些意识状态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大小。值得注意的是,脑梗死的症状可能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迅速发展,也可能逐渐出现。
脑梗死的预防措施
预防脑梗死的关键在于控制风险因素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合理饮食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这些脂肪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建议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等。例如,可以在烹饪时可以用橄榄油代替猪油。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例如,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等,其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同时,吃一些粗粮,如燕麦、糙米等,代替部分精细米面。
控制盐摄入:过量的盐会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减少盐摄入可以通过少吃咸菜、腌制品等,在烹饪时少放盐和酱油等调味品来实现。
2.适量运动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时,速度一般保持在每分钟 100 - 120 步左右;慢跑时,速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控制在每小时 8 - 10 公里左右。每次运动时间可在 30 分钟以上。
力量训练:包括简单的器械训练或者利用自身重量进行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身体的代谢状况。一般每周进行 2 - 3 次力量训练,每次训练包括 2 - 3 组动作,每组动作重复 10 - 15 次。
3.戒烟
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增加血液黏稠度,并且会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大大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戒烟后,身体会逐渐修复吸烟造成的损害,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会降低,氧气输送恢复正常,血管功能也会逐步改善。
二、疾病管理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死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要注意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因为血压的剧烈波动也可能导致脑血管意外。
2.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血管病变,增加脑梗死的发病几率。患者需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来控制血糖。例如,糖尿病患者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定时定量进餐,少吃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同时,根据血糖情况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使血糖达到并保持在理想的范围。
3.控制血脂
高血脂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变窄,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梗死。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如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同时根据血脂情况使用降脂药物。
三、定期体检和保持心理健康
1.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血脂、血糖等)、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斑块等病变)、心电图等项目。通过体检可以早期发现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或者血管病变,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保持心理健康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等问题,间接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等。例如,每天花 15 - 20 分钟进行简单的冥想练习,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有助于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结论: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了解其症状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出现症状后紧急就医,都是保护自己免受脑梗死威胁的重要步骤。记住,预防总是胜于治疗,对于脑梗死这一“无声杀手”,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
(陈鑫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