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不少人因身体虚弱需要长期卧床。但长期卧床可不是小事,一个不小心,压疮就可能找上门。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还会影响康复进程,甚至引发严重感染。别担心,掌握这些护理技巧,就能有效预防压疮。
一、认识压疮
1. 压疮的形成:压疮,也就是常说的褥疮,主要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进而引发组织溃烂和坏死。对于长期卧床的肿瘤患者,身体的一些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肘部、肩部等,由于缺乏脂肪和肌肉的缓冲,皮肤直接承受来自床面的压力,特别容易发生压疮。当这些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血管被挤压,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就像水管被堵住,水流不通畅一样,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发红、水泡,严重时皮肤破溃,形成溃疡。
2. 压疮的危害:压疮对肿瘤患者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它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尤其是在翻身、移动身体时,疼痛会加剧,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还会让患者的情绪变得焦虑、烦躁,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其次,压疮一旦发生,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菌等病原体很容易侵入,引发感染。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扩散到全身,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而且,压疮的治疗和护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预防压疮的护理技巧
1. 定期翻身:定期翻身是预防压疮最关键的措施。一般每2小时就要帮患者翻身一次,改变身体的受压部位,让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在翻身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损伤皮肤。比如,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时,先将患者的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腿弯曲,然后护理人员一手托住患者的肩部,一手托住臀部,慢慢将患者翻向一侧,在患者背部和腿部垫上软枕,保持舒适的姿势。这样可以分散身体的压力,减少局部皮肤的受压时间。
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环节。每天要用温水为患者擦拭全身,特别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大小便后要及时清理,并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和臀部,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皮肤干爽。如果患者皮肤比较干燥,可以适当涂抹一些润肤霜,保持皮肤的水分,但要注意不要涂抹在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以免影响皮肤透气。另外,要选择柔软、透气的床单和衣物,避免使用粗糙、过硬的材质,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3.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坐垫:给患者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坐垫,能有效减轻身体压力,预防压疮。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的防压疮床垫,如气垫床、水垫床等。气垫床通过不断调整气囊内的压力,使患者身体各部位均匀受力,减少局部压力;水垫床则利用水的浮力,分散身体重量,降低皮肤受压程度。对于需要坐起来的患者,要在椅子上放置减压坐垫,如泡沫坐垫、凝胶坐垫等。坐垫的大小要合适,能完全支撑住臀部,避免身体局部悬空。
4. 加强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是预防压疮的基础。肿瘤患者本身身体消耗大,再加上长期卧床,更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皮肤的健康。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它们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增强身体抵抗力。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同时,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每天至少1500 - 2000毫升,以保持皮肤的湿润。
5. 观察皮肤状况:护理人员和家属要每天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特别是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看看皮肤是否有发红、破损、水疱等情况。如果发现皮肤发红,要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减轻受压,并在发红部位轻轻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按摩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皮肤。如果皮肤已经出现破损或水疱,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避免压疮进一步加重。
肿瘤患者长期卧床,预防压疮需要护理人员和家属的细心与耐心。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坐垫、加强营养支持以及密切观察皮肤状况等护理技巧,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更好地康复 。
(郭丽 平舆县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