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每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初为父母,面对软绵绵的小宝贝,常常会因为一些小状况而手忙脚乱。新生儿腹胀就是其中一个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的常见问题。了解新生儿腹胀的原因、症状及应对方法,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宝宝,让宝宝健康成长。
一、新生儿腹胀的原因
(一)生理结构特点
新生儿的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且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发达,这使得食物容易在胃内潴留,进而引起腹胀。同时,肠道蠕动的协调性也不如成人,消化酶的分泌也相对不足,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加了腹胀的发生几率 。
(二)喂养方式不当
喂奶姿势不正确:如果喂奶时宝宝的头部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宝宝吸入过多空气。正确的喂奶姿势应该是让宝宝的身体呈45度左右的倾斜,头部略高于身体,这样可以减少空气的吸入。
奶嘴不合适:奶嘴的孔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宝宝吃奶。孔过大,奶液流速过快,宝宝来不及吞咽,容易吸入空气;孔过小,宝宝吸吮费力,也会吞入较多空气。所以,要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型号的奶嘴。
频繁喂奶:新生儿的胃容量有限,频繁喂奶会使胃内食物过多,无法及时消化,从而引起腹胀。一般来说,新生儿每2 - 3小时喂奶一次较为合适。
(三)消化系统疾病
先天性巨结肠:这是一种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的肠道发育畸形。由于肠道蠕动功能异常,粪便在肠道内积聚,会引起顽固型便秘和腹胀,腹胀通常较为严重,且伴有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肠梗阻:可由肠粘连、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宝宝会出现剧烈哭闹、腹胀、呕吐、不排便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牛奶蛋白过敏:部分新生儿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在摄入牛奶或含牛奶蛋白的奶粉后,会出现腹胀、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如果怀疑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特殊配方奶粉。
二、新生儿腹胀的症状
腹部隆起:宝宝的腹部看起来比平时明显增大,肚皮紧绷发亮,严重时甚至能看到腹壁上的青筋。
频繁哭闹:腹胀会使宝宝感到不适,导致哭闹不止。尤其是在喂奶后或夜间,哭闹可能会更加频繁。
放屁增多:宝宝放屁的次数明显增多,且有时会伴有酸臭味。这是因为肠道内气体增多,通过放屁来排出。
食欲减退:腹胀会让宝宝产生饱腹感,从而导致食欲下降,吃奶量减少。
呕吐:严重腹胀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奶汁或奶块。
三、新生儿腹胀的应对方法
(一)调整喂养方式
改善喂奶姿势:确保喂奶时宝宝的头部和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头部略高于身体,让宝宝含住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减少空气吸入。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内空气,即“拍嗝”。
选择合适奶嘴: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嘴的孔大小要适中,以奶液能连续滴出但又不会流速过快为宜。
合理安排喂奶时间:按照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但不要过于频繁。一般来说,新生儿每次喂奶量在30 - 60毫升左右,随着月龄的增加,喂奶量也可适当增加。
(二)腹部按摩
准备工作:在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前,先将双手洗净,温暖双手,可以涂抹一些婴儿油或润肤霜,以减少摩擦对宝宝皮肤的刺激。
按摩方法:让宝宝仰卧在床上,放松身体。家长用右手的四指并拢,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引起宝宝不适。按摩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 - 15次,每次按摩5 - 10分钟,每天可进行2 - 3次。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宝宝排出肠道内的气体,缓解腹胀。
(三)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腹胀症状严重,如腹胀持续不缓解、伴有呕吐、发热、精神萎靡、哭闹不止等症状,或者出现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腹部超声、X线等,来明确腹胀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腹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只要家长们了解其原因、症状及应对方法,就能在宝宝出现腹胀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家长们要多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任何异常,及时咨询医生,让宝宝在家长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许江山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