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穴位按摩,通经活络——中医外治法助力冠心病康复

2024-06-05 09: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在中医体系中,冠心病被视为“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其发病机理多与气血瘀滞、心脉不通相关。中医外治法,尤其是穴位按摩,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效果,在冠心病康复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穴位按摩如何通经活络,助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之路。

一、中医视角下的冠心病病因与病机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包括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外因则涵盖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这些因素导致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二、穴位按摩的原理与作用

穴位按摩,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在冠心病康复中,穴位按摩不仅能够缓解心绞痛等症状,还能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脏功能,促进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提升。

三、常用穴位及其功效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此穴可宽胸理气,宁心安神,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心俞能温通心阳,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心脏血液循环。

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膻中可理气宽胸,解郁开结,对于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效果显著。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按摩神门能养心安神,调和阴阳,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心脏负担有益。

四、穴位按摩的操作方法

定位准确:首先需准确找到所选穴位的位置,可通过查阅相关穴位图谱或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力度适中:按摩时力度应适中,以患者感到酸胀而不痛为宜。过轻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过重则可能损伤皮肤或引起不适。

手法正确: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点按、揉按、推按等。点按即用手指或指关节垂直按压穴位;揉按则以指腹在穴位上做圆周运动;推按则是沿经络方向推压。

持之以恒:穴位按摩非一日之功,需长期坚持方能见效。建议患者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每次按摩时间不少于10分钟。

五、注意事项与禁忌

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穴位按摩的反应可能不同。部分敏感体质者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轻微不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禁忌症:对于严重心脏病患者、出血倾向者、皮肤破损者以及孕妇等特定人群,穴位按摩需谨慎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配合治疗:穴位按摩虽有一定疗效,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配合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

六、结语

穴位按摩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以其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特点,在冠心病康复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不仅有助于缓解冠心病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穴位按摩并非万能之法,其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接受穴位按摩治疗时,应保持理性态度,遵循医嘱,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佳康复效果。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冠心病防治的认识,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一环。

 

(郭书贵 南召县中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中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