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如何认识与防治风湿病?

2025-02-18 14: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风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侵犯人体关节、肌肉、皮肤等各个组织,其中关节滑膜炎症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中医理论中,风湿病被归类为“痹症”范畴,其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均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以下将从中医的角度,对风湿病的认识与防治进行深入的科普。

一、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

1.外邪入侵

风、寒、湿等外邪是风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这些外邪通过侵袭人体,导致关节肌肉疼痛、肿胀等症状。在中医看来,风湿病的发作往往与寒湿、湿热等病邪侵入体内有关,它们引起经络阻滞、气血不畅,从而导致症状的出现。

2.正气不足

正气,即人体的抗病能力。当人体正气不足时,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在风湿病中,正气不足表现为身体虚弱、抵抗力差,使得病邪得以乘虚而入。

3.气血不畅

气血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风湿病中,气血运行受阻,易引发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即所谓“不通则痛”。气血不畅不仅影响关节功能,还阻碍身体正常代谢。因此,调和气血、促进气血顺畅运行,对于缓解风湿病症状、恢复关节健康至关重要。 

4.经络阻滞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受到阻滞时,气血无法顺畅流通,从而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在风湿病中,经络阻滞是导致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的关键因素。

二、中医对风湿病的防治

1.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关键手段,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全面评估,精准辨证施治。针对风寒湿痹型风湿病,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补益肝肾的中成药或如雷公藤、秦艽、伸筋草等中草药,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中药调理不仅针对症状,更注重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从根本上改善风湿病患者的体质,实现标本兼治,为患者带来持久的健康益处。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特色疗法,通过专业医生精准针刺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风府、风池、曲池等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效止痛。针灸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还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显著减轻关节肌肉的疼痛和僵硬感,提升关节活动度,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风湿病患者值得考虑的中医治疗方法。 

3.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推拿师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的肌肉、关节等部位,如采用揉法、滚法、按法等,以达到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周围的血液供应、通络止痛的目的。

4.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的目的。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艾灸疗法可以辅助其他治疗方法,增强治疗效果。

5.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在风湿病的防治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风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建议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如山药、薏米等温热、易消化的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6.生活起居

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外,中医还强调生活起居的调理。风湿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同时,适当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但应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7.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对于风湿病而言,预防同样重要。通过增强抵抗力、避免接触寒冷潮湿环境、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法来预防风湿病的发生。

三、结论

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与防治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通过整体调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中医在风湿病的防治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对风湿病的治疗应根据个体病情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综合判断和辨证施治。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调配饮食、休息和药物使用以获得最佳疗效。

(郝智慧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风湿病科/针灸三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