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甲减不仅影响患者的代谢功能,还可能累及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一挑战,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策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旨在通过综合手段,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甲减,守护患者的甲状腺健康。
一、甲减的西医认识与治疗
西医认为,甲减主要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引起,表现为全身低代谢综合征。常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破坏(如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碘过量以及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等。甲减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便秘、月经不调、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可出现粘液性水肿性昏迷,危及生命。
西医治疗甲减的主要方法是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L-T4)和干甲状腺片。治疗初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确保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此外,对于粘液性水肿性昏迷等严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包括静脉注射甲状腺激素、补充体液及病因治疗等。
二、中医对甲减的独特见解与治疗
中医将甲减归属于“虚劳”、“虚损”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肾阳不足等有关。肝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具有贮藏和调配精气血的作用,肝肾功能不足会导致人体机能减弱,从而引发甲减等疾病。此外,情志不遂、肝郁气滞、痰浊内生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甲减的发生。
中医治疗甲减注重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常采用以下方法:
中药调理:选用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温阳散寒等功效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附子、肉桂等,以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
针灸与推拿:针灸和推拿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对于缓解甲减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食疗: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建议甲减患者多食用温补性食物,如红枣、枸杞、桂圆、韭菜、生姜、羊肉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适量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有助于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三、中西医结合防治甲减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减,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提高治疗效果。
病因治疗的全面性:西医针对甲减的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免疫治疗、甲状腺破坏后的替代治疗等;中医则通过调理气血、脏腑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减少疾病的复发。
症状管理的多样性:西医药物能够快速缓解甲减患者的症状,如疲劳、怕冷等;中医则通过针灸、推拿、食疗等手段,长期调节患者的身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差异的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减时,医生会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结语
甲减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策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旨在通过综合手段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甲减。通过携手中西医,我们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甲状腺功能,还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为甲状腺健康护航。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甲减的防治将更加精准、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上官武珍 周口市淮阳区中医院 糖尿病肾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