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颈椎病似乎成了许多人的“标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缺乏运动……这些不良生活习惯让颈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颈椎病也悄然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元凶。然而,在对待颈椎病的问题上,许多人却陷入了种种误区,不仅没能有效缓解病痛,反而可能加重了症状。今天,我们就来一场颈椎病的“真假”辨析,看看那些常见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颈椎病就是脖子疼
真相:颈椎病的症状远不止脖子疼那么简单。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它的表现多种多样,除了颈部疼痛外,还可能包括头痛、头晕、手臂麻木、肩背部疼痛、走路不稳、视力模糊、听力下降、心悸、胸闷等。因此,不能单纯地将脖子疼等同于颈椎病。
误区二:颈椎病是老年人的专利
真相: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确实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增加患颈椎病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颈椎病是老年人的专属。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颈椎病的“大军”。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正确的坐姿、缺乏运动等因素,使得颈椎病的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因此,年轻人同样需要关注颈椎健康。
误区三:颈椎有响声就是颈椎病
真相:很多人转动脖子时会听到“咔嚓”的响声,这往往让人担心是否患上了颈椎病。实际上,这种响声可能是由于颈椎小关节内的气泡在快速移动或破裂时产生的,医学上称之为“关节弹响”。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响声是无害的,也不代表你有颈椎病。但如果伴有疼痛、僵硬等症状,则应及时就医检查。
误区四:高枕无忧,低枕有害
真相:枕头的高低对颈椎健康至关重要,但并非“高枕无忧,低枕有害”。合适的枕头应该能够支撑颈椎的自然曲度,保持颈部肌肉放松。过高的枕头会使颈椎过度前屈,增加颈椎负担;而过低的枕头则可能使颈椎过度后伸,同样不利于颈椎健康。因此,选择枕头时,应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型、睡眠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高度。
误区五:按摩能根治颈椎病
真相:按摩确实可以缓解颈椎病的一些症状,如颈部疼痛、肌肉紧张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并不能根治颈椎病。对于某些类型的颈椎病,如脊髓型颈椎病,不当的按摩甚至可能加重病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在进行按摩治疗前,一定要先咨询专业医生,明确自己的病情和按摩的适应症。
误区六:颈椎病不需要治疗,忍忍就过去了
真相:颈椎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导致四肢无力、行走困难,甚至瘫痪;神经根型颈椎病则可能引起手臂麻木、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一旦发现颈椎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误区七:颈椎病可以通过锻炼完全治愈
真相:锻炼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减轻颈椎的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锻炼并不能完全治愈所有的颈椎病。对于某些严重的颈椎病患者来说,单纯的锻炼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颈椎病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误区八:颈椎病患者不能运动
真相: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实际上,适量的运动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疼痛缓解。当然,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避免过于剧烈或高冲击力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等。推荐的运动包括瑜伽、游泳、慢跑、放风筝等。
颈椎病虽然常见且易发,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科学对待它,就完全有可能避免或减少其带来的困扰。记住,颈椎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日常生活的细节和习惯的养成。保持正确的坐姿、选择合适的枕头、定期进行颈部锻炼、避免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动作,实则是对颈椎最好的呵护。如果你已经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不要拖延或自行判断治疗,及时就医、专业治疗才是正道。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守护好自己的颈椎健康吧!
(张怀栓 郑州市骨科医院 脊柱骨科2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