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复感冒是让家长们非常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容易感冒,而有些孩子却很少感冒呢?中医和西医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治疗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希望能给家长们一些帮助。
一、中医的看法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看来,孩子反复感冒通常与正气不足有关。《黄帝内经》中有句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一个人正气充足,就不容易被外邪侵袭;如果反复感冒,说明正气不足。中医将孩子反复感冒的情况分为几种不同的证型,每一种证型的症状和治疗方案都有所不同。
① 营卫失和、邪毒留恋:症状:孩子反复感冒,恶寒怕热,不耐寒热,平时汗多,肌肉松弛。有的孩子还会伴有低热、咽红不消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以扶正固表、调和营卫为主。常用的方剂有黄芪桂枝五物汤,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龙骨、牡蛎、杏仁、款冬花等。这些中药可以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抵御外邪的侵袭。
② 肺脾两虚、气血不足:症状:孩子屡受外邪,咳喘迁延不愈,或愈后又发作。面色黄,厌食,肌肉松弛,大便溏薄,咳嗽多汗,口唇色淡,舌质淡红。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为主。常用的方剂有玉屏风散加减,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白术、党参、山药、牡蛎、陈皮、防风等。中成药可以选择玉屏风颗粒。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孩子调理脾胃,增强肺气,从而改善反复感冒的情况。
③ 肾虚骨弱、精血失充:症状:孩子反复感冒,甚至咳嗽。面色白,肌肉松弛,动则自汗,夜间盗汗,睡不安宁,五心烦热。有的孩子还会出现立、行、齿、发、语迟,或鸡胸龟背等症状。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以补肾壮骨、填阴温阳为主。常用的方剂有补肾地黄丸加味,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药、山茱萸、五味子、麦冬、菟丝子、泽泻、茯苓、丹皮等。中成药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孩子补肾壮骨,增强体质,从而改善反复感冒的情况。
中医在治疗孩子反复感冒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强调日常调理。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同时,要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还要注意防寒保暖,减少外邪入侵。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出现感染,导致感冒。
二、西医的看法和治疗方法
西医对于孩子反复感冒的看法和中医有所不同。西医认为,感冒是因为人体感染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此,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这些致病微生物的。然而,面对孩子反复感冒的情况,西医也会考虑其他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等。
① 病因分析:先天性因素:有些孩子天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由于营养不良、缺乏锻炼等原因,孩子的免疫功能可能会下降,导致反复感冒。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孩子缺乏锌、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时,也容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反复感冒。喂养方式不当:人工喂养的孩子相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免疫功能低下和反复感冒的情况。遗传、护理、居住环境:遗传因素、护理不当以及居住环境不佳等,也可能导致孩子反复感冒。
② 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西医通常会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然而,抗病毒药物对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没有特效作用,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因此,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必须谨慎。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西医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然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反而会导致机体菌群失调,增加耐药性,抗生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免疫调节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西医可能会使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感冒的次数,免疫调节剂也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③ 一般治疗和护理:充分休息:孩子感冒后,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解表清热:对于发热的孩子,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敷或热敷颈部、冷毛巾湿敷前额等。同时,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或西药。预防并发症:孩子感冒后,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孩子有喉炎症时,应特别注意护理;如孩子有鼻炎时,应在进食及睡前滴鼻药,减轻鼻塞。饮食调理:孩子感冒后,胃口会变差。家长应给孩子提供软质食物和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果汁等。同时,要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
④ 日常预防措施:增强体质: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营养补充:孩子要均衡饮食,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防寒保暖: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孩子受凉感冒。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出现感染。如孩子周围有感冒患者,要注意隔离和消毒。
三、中医和西医的异同点
① 病因分析:中医:强调正气不足是反复感冒的根源。正气包括气血津液等人体一切正常的物质。正气不足时,抵御外邪的能力就会变弱。西医:认为感冒是因为人体感染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考虑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等因素。
② 治疗方法:中医:通过调理脏腑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来提高免疫力。常用的方法有扶正固表、调和营卫、健脾益气、补肺固表、补肾壮骨等。同时,强调日常调理和饮食营养的重要性。西医:通过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注重一般治疗、护理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③ 预防措施:中医:强调增强体质、营养补充和防寒保暖的重要性,也注重日常调理和避免接触感染源。西医:注重增强体质、营养补充和避免接触感染源,也强调一般治疗和护理的落实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总结
孩子反复感冒是一个让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中医和西医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治疗方法。中医强调正气不足是反复感冒的根源,通过调理脏腑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来提高免疫力;西医则认为感冒是因为人体感染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通过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增强体质、营养补充和日常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家长在面对孩子反复感冒的问题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要注意日常调理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感冒的次数。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家长们一些帮助和启示。
(施金凤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