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下肢静脉取栓:开启护理“保卫战”,守护血管健康

2024-10-25 11: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5990

下肢静脉取栓术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但手术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它是守护患者血管健康、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以下将详细阐述下肢静脉取栓后的护理措施,开启一场护理“保卫战”。

一、术后体位与活动管理

抬高患肢:手术后,应将患者的下肢抬高,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这一措施有助于加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避免按摩与剧烈活动:严禁对患肢进行按摩,因为按摩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发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同时,术后初期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对患肢的刺激,降低血栓再形成的风险。

二、饮食与营养管理

清淡饮食:建议患者术后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果汁、米粥、豆浆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富含营养,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充足水分: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再形成的风险。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影响康复进程。

三、药物与抗凝治疗

遵从医嘱:术后应严格遵从医生的医嘱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抗凝药物的使用应按时、按量,不可随意增减。

监测凝血功能:在抗凝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以确保抗凝效果在安全范围内。

观察出血情况:抗凝治疗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出血、牙龈出血、黑便等出血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四、伤口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定期换药:对手术切口进行定期的换药处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感染。

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处理。

预防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保持伤口清洁等。

五、心理支持与康复教育

心理调适:手术及术后护理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方面。同时,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六、综合康复措施

早期下床活动: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复发的风险。但需注意活动量和活动方式的控制,避免过度劳累。

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术后可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以迫使下肢浅静脉血流入深静脉,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有助于预防血栓再形成。

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下肢静脉取栓后的护理是一场全方位的“保卫战”,需要患者、家庭成员以及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体位管理、饮食与营养管理、药物与抗凝治疗、伤口护理与并发症预防、心理支持与康复教育以及综合康复措施的实施,共同守护患者的血管健康,促进康复进程。

(史丽丽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影像中心介入手术室 主管护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