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警惕下肢静脉血栓,守护健康生活

2023-06-20 16: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导语: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作为一名护士,我有责任向大家普及下肢静脉血栓的防范知识,帮助大家远离疾病困扰。

一、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是指下肢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栓,主要发生在腿部。血栓形成后,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

二、下肢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

1. 长期卧床:长时间卧床、手术后、骨折等原因导致下肢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形成血栓。

2. 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风险增大。

3. 肥胖:肥胖者血液粘稠度较高,且下肢承受的压力较大,易发生血栓。

4.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栓风险。

5. 妊娠:妊娠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6.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血栓病史的人,患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

三、下肢静脉血栓的防范措施

1. 增加下肢活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要适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术后、卧床患者可进行下肢肌肉按摩、踝泵运动等。

2.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 控制体重:肥胖者应积极减肥,减轻下肢负担。

4. 穿戴弹力袜:长时间站立或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可穿戴弹力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5. 定期体检: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龄、肥胖、家族史等,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

6. 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四、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识别

1. 单侧下肢肿胀:患侧腿部较对侧明显肿胀,皮肤紧绷,有时伴有疼痛。

2. 皮肤颜色改变:患侧腿部皮肤呈暗红色,有时可见浅静脉曲张。

3. 皮肤温度升高:患侧腿部皮肤温度较对侧稍高。

4. 活动受限:患侧腿部活动受限,严重时无法正常行走。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总结: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关键在于提高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对下肢静脉血栓有所了解,共同努力,守护健康生活。

 

(许营华 开封市中心医院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