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年人用药为何要特别小心?

2023-04-22 14: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器官功能下降,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与青壮年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老年人在用药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以下详细探讨老年人用药需谨慎的原因。

一、生理机能变化影响药物代谢

1.药物吸收:老年人胃肠功能发生变化,胃肠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延缓。这导致对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类、有机铁、钙剂等吸收减少。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虽然可用成人剂量,但需密切关注吸收效果。对被动吸收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等,使用时要适当减量。

2.药物分布:老年人体液总量减少,脂肪组织增加,非脂肪组织减少,这影响了药物的分布。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减少,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高。此外,血浆蛋白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导致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量减少,血中游离的有活性的药物浓度增高,从而使药物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增加。例如,华法林在老年人中使用量大时就有出血危险。

3.药物代谢: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老年人肝脏重量减轻,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及肝血流量减少,肝酶合成减小,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药物代谢分解及解毒功能明显降低。这会使药物转化速度变慢,半衰期延长,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都增加。特别是肝损伤药物如红霉素、利福平等,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

4.药物排泄:老年人肾实质重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脏的滤过、分泌及重吸收能力降低。这导致经肾排泄的药物在老年人体内消除缓慢,药物血浆浓度较高,半衰期延长,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苯巴比妥、磺胺类等应减量使用。

二、老年人多病共存增加用药风险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失效、增加副作用或引发新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应提供完整的用药史,特别是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性高

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药物的耐受、解毒、排泄和抵抗药物副作用的能力大大降低。因此,老年人应用某些药物时更易引起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应少而精,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合用药物最好不超过5种,可适当使用长效制剂,以减少用药次数。

四、老年人用药的常见误区

1.错误用药,重复用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容易忘记和混淆不同药物的服药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导致药品药效降低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2.不遵医嘱,自行调药:部分老年人会根据家庭用血压计、血糖仪等监测设备的指标,自行停药、减量或超医嘱剂量服用,这种行为极易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3.盲目跟风,偏听偏信:老年人看别人的用药方案效果显著便照抄照搬到自己身上,或者盲目听信所谓的“偏方”,这种行为不仅可能无效,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4.药物滥用,过分依赖:部分老年人对抗生素和止痛药过分依赖,出现感冒、胃痛、腹泻等症状就自行服用,这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损害肝肾功能。

五、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

1.遵医嘱用药:老年人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2.定期检查:老年人需定期去医院复查,监测药物效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药物选择:根据老年人身体变化,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尽量减少用药种类。

4.家人陪伴与看护: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有家人的陪伴与看护,家人可以帮助老年人管理药物,提醒他们按时服药,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综上所述,老年人用药需谨慎,这是因为他们的生理机能下降,多病共存,对药物敏感性高,且容易陷入用药误区。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接受家人的陪伴与看护,以确保用药安全。

(宋会娟 通许县中医院 药剂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