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体检发现直肠癌前病变,该怎么办?

2023-11-04 20:2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直肠癌前病变是指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有可能发展为直肠癌的情况,但并不一定都会转化为癌症。了解直肠癌前病变及其应对措施,对于预防和及早治疗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识直肠癌前病变

病变是病理变化的简称,指疾病引起组织或细胞的变化。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介于正常组织到癌变中间阶段的病变。癌前病变本身并非恶性,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如果治疗不及时,长期不愈,很容易变成恶性肿瘤。

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都可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目前,大肠腺瘤(包括锯齿状腺瘤)、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及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及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都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而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包括绒毛状息肉、管状息肉或绒毛管状息肉,绒毛成分越多,就越容易发生癌变。

直肠癌癌前病变一般发展较慢,从正常黏膜到肉眼可见的腺瘤性息肉形成一般需要5到20年,从腺瘤到浸润性癌形成也需要5到15年。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及时介入,就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二、直肠癌前病变的症状

直肠癌癌前病变的症状比较隐匿,不易察觉,但也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追寻。一旦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完善大便潜血、肛门指检甚至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大便习惯改变:患者可能存在刺激性排便,大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便血:当腺瘤性息肉被蹭破之后,可能会有少量出血,患者会出现便血的症状。

大便形状改变:患者大便上可能出现凹槽或者大便相对变细。

腹部不适:患者可能有腹痛、腹胀、下腹不适或者肛门下坠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直肠癌前病变的特异性表现,也可能与其他肠道疾病相关。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三、直肠癌前病变的诊断

大便隐血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

直肠指检:简单易行,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基本且重要的检查方法。通过手指触摸直肠内壁,可以发现肿块、息肉等异常病变。

内镜检查:包括结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等。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纤维结肠镜检查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比较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检查对于早期癌前病变的显示可能不够敏感。

四、直肠癌前病变的治疗

直肠癌前病变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结肠镜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或切除,以评估病情及处理癌前病变。此方法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大肠内的肿瘤或其他疾病。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结肠镜引导下将病变组织完整地从黏膜层上剥离下来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该技术适用于早期结肠癌及其前病变的治疗。

饮食调整与生活习惯改善: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膳食纤维,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降低癌变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病变。

五、预防与康复

预防直肠癌前病变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具体包括: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消费,确保适量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保持适量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坚决戒烟限酒以降低癌变风险;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如大便隐血试验、直肠指检和内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肠道病变。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康复期尤需注重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劳和精神压力,坚持复查随访,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直肠癌前病变虽然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但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癌变的可能性。体检发现直肠癌前病变后,不要惊慌失措,应积极面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

 

(韩俊萍 河南省肿瘤医院)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