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术室护理:如何确保患者安全?

2025-03-20 09: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手术室,这个充满紧张与希望的地方,每一场手术都是与病魔的较量。在这一过程中,手术室护理工作就像坚固的盾牌,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那么,手术室护士究竟是如何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的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揭秘。
 
一、术前精心准备,筑牢安全根基
 
1.全面评估患者状况
 
手术前,手术室护士会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手术史等信息。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例如,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护士会提前做好标记,并告知手术团队所有成员,避免在手术中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同时,护士还会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而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护士会通过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的焦虑,让患者以相对平稳的心态迎接手术。
 
2.严格准备手术物品
 
从手术刀、镊子等常规器械,到各类先进的手术设备,如腹腔镜、显微镜等,每一样物品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查。护士会确保器械的完整性和功能性,避免因器械故障影响手术进程。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消毒处理的器械,护士会严格按照消毒流程操作,保证其无菌状态。此外,手术所需的药品、耗材也会被仔细核对,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合格。比如,在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设备的正常运行关乎患者生命,护士会提前对其进行调试,确保在手术中能够精准运转。
 
3.打造安全手术环境
 
手术室的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安全。护士会严格按照无菌要求,对手术间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空气中的细菌、尘埃等污染物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合理调节手术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保持在22 - 25℃,湿度在40% - 60%,这样的环境既能让患者感到舒适,又有利于手术团队的操作。另外,手术间内的各种设备摆放也有讲究,要保证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取用,同时避免线路缠绕等安全隐患。
 
二、术中密切监护,守护生命每刻
 
1.精准配合手术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如同医生的“得力助手”。他们熟悉手术的每一个步骤,能够准确、迅速地为医生传递所需器械。每一次器械的传递都经过精心考量,确保无菌且操作顺畅。例如在脑部肿瘤切除手术中,手术部位精细,医生需要不同规格的镊子、手术刀进行操作,器械护士必须时刻保持专注,根据手术进展及时递上合适的器械,为手术的精准进行提供保障。
 
2.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巡回护士则承担着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测任务。他们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和麻醉师。比如,当患者血压突然下降时,巡回护士会迅速检查输液管路是否通畅,协助麻醉师调整用药剂量,同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争取每一秒。此外,巡回护士还会确保患者的体位安全舒适,避免因长时间固定体位导致压疮或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关键防线。手术室护士会严格监督手术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无菌操作规范,从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到手术过程中的器械传递、物品取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如果发现有违反无菌原则的行为,护士会立即指出并要求纠正,确保手术在无菌环境下顺利进行。
 
三、术后细致护理,助力患者康复
 
1.安全转运与交接
 
手术结束后,护士会协助医生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复苏室或病房。在转运过程中,他们会确保患者的各种管路(如输液管、引流管等)固定牢固,避免脱落或扭曲。同时,详细向接收科室的护士交接患者的手术情况、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信息,确保患者得到持续、有效的护理。
 
2.密切观察术后反应
 
在患者术后恢复阶段,手术室护士会持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出血等。同时,给予患者和家属术后护理指导,包括饮食、活动、伤口护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手术室护理工作从术前到术后,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手术室护士以专业的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患者的关爱,在手术的每一个环节为患者筑起安全的屏障,让患者能够在最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治疗,重获健康。

(买真 西平县人民医院 手术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