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椎动脉夹层的超声诊断:守护脑部供血的“侦察兵”

2025-01-16 14: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体复杂的血管网络中,椎动脉肩负着为大脑后部供血的重任。一旦椎动脉出现问题,尤其是发生椎动脉夹层,可能会严重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而超声诊断,就如同一位敏锐的“侦察兵”,能够在早期发现椎动脉夹层的蛛丝马迹。作为超声医学科的主治医师,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椎动脉夹层以及超声在其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一、认识椎动脉夹层

1. 椎动脉的重要使命

椎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重要分支,左右各一。它们如同两条默默输送“生命之泉”的管道,从颈部向上延伸,穿过颈椎横突孔,最终在颅内汇合形成基底动脉,为大脑的枕叶、颞叶后部、脑干、小脑等重要部位提供丰富的血液和氧气。这些区域对于人体的平衡、协调运动、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以及高级神经功能如视觉、听觉等都至关重要。可以说,椎动脉的顺畅与否,直接关乎着大脑的“活力”。

2. 椎动脉夹层是怎么回事

椎动脉夹层,简单来讲,就是椎动脉血管壁的内膜出现了撕裂,血液通过这个破口进入血管壁的中层,将内膜与中层分离,在血管壁内形成一个假腔。这个假腔会影响血液在真腔内的正常流动,就像河流中突然出现了一道“堰塞湖”,阻碍了水流的通畅。假腔内还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就可能导致脑梗死等严重的脑血管事件。

椎动脉夹层的发生原因较为多样。外伤是一个常见因素,比如颈部的剧烈扭转、挥鞭样损伤等,都可能导致椎动脉受到过度牵拉或压迫,引发内膜撕裂。一些血管自身的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会使血管壁变得脆弱,增加夹层发生的风险。此外,某些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也可能是潜在的致病因素。

二、椎动脉夹层的症状表现

1. 颈部及头部疼痛

很多椎动脉夹层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颈部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可能局限于颈部一侧,也可能向枕部放射。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管内膜撕裂后,局部的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壁的牵拉刺激了周围的神经。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多为枕部或后头部的搏动性疼痛,这与脑部供血异常以及颅内血管的代偿性扩张有关。

2. 神经系统症状

当椎动脉夹层影响到脑部供血时,会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有眩晕,患者会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这是因为小脑和内耳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导致平衡功能失调。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无力、麻木,这是由于大脑相应的运动和感觉区域供血不足,神经功能受损所致。如果夹层导致血栓脱落引起脑梗死,还可能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更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三、超声诊断椎动脉夹层的原理与优势

1. 超声诊断原理

超声成像就像一位神奇的“透视眼”,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来获取信息。当超声波遇到不同密度的组织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超声仪器接收这些回声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对于椎动脉,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管径、内膜的连续性以及血流情况。

在诊断椎动脉夹层时,超声能够观察到血管壁内分离的内膜片,表现为血管腔内的线状回声,将血管腔分为真假两腔。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以看到真腔和假腔内不同的血流信号,真腔内血流速度通常较高,颜色鲜艳,而假腔内血流速度较慢,颜色暗淡或呈涡流状。此外,频谱多普勒超声可以测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参数,进一步评估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2. 超声诊断的优势

超声诊断椎动脉夹层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它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不需要患者接受辐射或注射造影剂,避免了这些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适合对辐射敏感或肾功能不佳无法耐受造影剂的患者。其次,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快捷,患者无需长时间等待或进行复杂的准备工作,在床边就可以进行检查,对于病情危急、不宜搬动的患者十分适用。再者,超声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可以动态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变化,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变情况。而且,超声检查费用相对较低,能够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便于在临床广泛应用。

四、超声诊断椎动脉夹层的要点

1. 二维超声观察

在二维超声图像上,要仔细观察椎动脉的管壁结构。正常椎动脉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组成,呈现为清晰的三层回声结构。当发生夹层时,会看到内膜回声中断,出现分离的内膜片。内膜片的形态多样,可为线状、带状或不规则形,漂浮在血管腔内。同时,要注意测量真假腔的大小、夹层的长度以及累及的范围。此外,还需观察血管壁有无增厚、钙化等其他异常表现,这些信息对于全面评估病情非常重要。

2. 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地显示血流在真腔和假腔内的分布情况。真腔内血流通常呈明亮的彩色信号,沿血管长轴方向流动,而假腔内血流信号相对暗淡,且可能呈现出紊乱的涡流状态。通过频谱多普勒,可以获取真腔和假腔内的血流频谱。真腔的血流频谱多为高流速、低阻力型,而假腔内血流频谱则表现为低流速、高阻力型。此外,还可以观察到血流在真假腔之间的交通情况,这对于判断夹层的稳定性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五、超声诊断与其他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

1. 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联合

磁共振血管成像也是诊断椎动脉夹层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清晰地显示椎动脉的全貌以及夹层的部位、范围等情况。MRA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血管病变。然而,MRA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对于病情不稳定、无法长时间保持静止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超声与MRA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超声检查快速、便捷,能够在患者就诊早期进行初步筛查,发现可疑病变后,再通过MRA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详细评估病变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 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的联合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可以快速获取椎动脉的三维图像,对血管病变的显示具有很高的准确性。CTA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壁的钙化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但CTA需要注射含碘造影剂,有一定的过敏风险,且存在辐射。超声与CTA联合应用时,超声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对于超声发现的可疑夹层患者,再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进行CTA检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CTA在血管成像方面的优势,又能减少不必要的造影剂使用和辐射暴露。

椎动脉夹层是一种潜在危险的血管疾病,早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便捷、实时且经济的检查方法,在椎动脉夹层的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了解椎动脉夹层的相关知识以及超声诊断的原理和要点,希望能让大家对这种疾病的诊断有更深入的认识。如果出现颈部或头部疼痛、眩晕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守护我们的脑部供血安全。

(高沙沙 郑州市中心医院 超声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