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宫颈癌防控指南:从疫苗接种到定期筛查

2025-03-21 15: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是威胁健康的一大“杀手”。不过幸运的是,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恶性肿瘤。通过疫苗接种和定期筛查等一系列科学手段,我们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宫颈癌防控的关键要点。

一、认识宫颈癌与高危因素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其主要病因。HPV病毒有多种亚型,其中16、18型等高危亚型与70%以上的宫颈癌相关。性行为是HP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初次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等行为,都会增加HPV感染几率。此外,吸烟、免疫力低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感染HIV等)、卫生条件差等因素,也会让女性更容易受到宫颈癌的威胁。

二、疫苗接种:宫颈癌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1.疫苗种类:目前市面上的HPV疫苗主要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二价疫苗可以预防HPV16和18型感染,能预防约70%的宫颈癌;四价疫苗除了16、18型,还能预防6、11型,这两种低危型主要与尖锐湿疣相关;九价疫苗则能预防9种HPV亚型(6、11、16、18、31、33、45、52、58),预防宫颈癌的效果可达90%左右。
2.接种年龄:不同疫苗的推荐接种年龄有一定差异。二价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四价疫苗适用于20-45岁女性,九价疫苗适用于16-26岁女性。建议在首次性生活之前接种HPV疫苗,效果最佳,因为此时女性感染HPV的几率相对较低。不过,即使有过性生活,在合适年龄范围内接种疫苗,依然能获得一定保护。
3.接种注意事项:对酵母、蛋白质过敏者需谨慎接种,接种前要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等情况。疫苗接种分三针,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完成接种,以确保免疫效果。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头痛等,一般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三、定期筛查:宫颈癌防控的第二道防线

1.筛查方法: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TCT是采集宫颈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异常;HPV检测则是检测宫颈部位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现在也有将两者联合检测的方式,能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2.筛查起始年龄与频率: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一般从21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21-29岁女性,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单独宫颈细胞学检查;30-65岁女性,优先推荐每5年进行一次HPV联合TCT检测,若不具备联合检测条件,也可每3年进行一次单独宫颈细胞学检查;65岁以上女性,如果之前10年内有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或连续2次HPV联合TCT检测阴性,且无CIN2及以上病变史,可停止筛查。
3.异常结果处理:如果筛查结果出现异常,如TCT发现不典型鳞状细胞、HPV检测呈阳性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安排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病变。若确诊为宫颈病变,需根据病变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宫颈锥切术、物理治疗等,将病变扼杀在早期阶段。

四、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1.安全性行为: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有效预防性传播疾病,还能降低HPV感染风险。
2.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豆类等;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保持充足睡眠,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

宫颈癌虽然可怕,但通过疫苗接种、定期筛查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完全有能力预防它的发生。女性朋友们要重视自身健康,积极采取这些防控措施,为自己的健康筑起坚固防线,让宫颈癌这个“杀手”无机可乘。

(吴雪茹 许昌北海医院 妇产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