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年轻人熬夜后心跳超快,离急性心力衰竭有多远?

2025-04-01 08: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当今社会,熬夜似乎成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追剧、打游戏、赶工作,夜晚的时光总是被填得满满当当。然而,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熬了一夜后,第二天明显感觉心跳像敲鼓一样,超快且有力,心慌慌的,这时候,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担忧:我这离急性心力衰竭还有多远呢?今天,咱们就深入聊聊这个话题,让年轻人对熬夜后的身体变化有清晰认知,学会呵护自己的心脏。

一、熬夜后心跳加速的缘由

(一)交感神经兴奋“作祟”

人体的神经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指挥中心,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正常情况下,白天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它能让我们保持活力,应对各种事务;夜晚则是副交感神经当家,促使身体放松、进入休息状态。可当年轻人熬夜时,身体的生物钟被打乱,交感神经误以为还是白天,持续保持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就好比给心脏打了一剂“兴奋剂”,它会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心脏,使心脏跳动加快、收缩力增强,为身体“假想”中的活动提供充足动力。所以,熬夜后我们才会明显感觉到心跳超快,仿佛心脏在“抗议”这颠倒的作息。

(二)心脏负荷加重

夜晚本是心脏“休养生息”的时候,心率会自然放缓,血压也相对平稳,心脏负担较轻。但熬夜时,身体各器官仍处于一定的工作状态,大脑还在思考,眼睛紧盯着屏幕,肌肉或许也因久坐不动而紧张。这就使得身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心脏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增加泵血次数,以满足身体需求。长时间处于这种高负荷运转状态,心脏就像一台过度使用的发动机,疲惫不堪,只能通过加快跳动来勉强维持,进而导致心跳明显加速。

(三)内分泌失调引发

熬夜还会严重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内分泌系统就像身体里的“化学信使”,调节着各种生理过程。长期熬夜,像甲状腺素、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规律被打破。以甲状腺素为例,它对新陈代谢和心脏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分泌紊乱时,可能导致代谢加快,心脏为了适应代谢需求,不得不加快跳动频率。皮质醇在压力状态下分泌增多,熬夜带来的精神压力也会促使皮质醇升高,它同样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速,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二、急性心力衰竭究竟是什么?

(一)疾病的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简单来说,是心脏突然发生功能障碍,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同时肺部或全身静脉系统出现淤血的一种危重病症。打个比方,心脏就像一个水泵,正常时能把干净的水(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房间(身体器官),让一切运转顺畅。但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水泵出了故障,要么力量不足,水送不出去,房间里得不到水的滋养;要么排水不畅,水在泵周围或管道里淤积,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

(二)常见病因

急性心力衰竭通常并非一蹴而就,它往往有一些诱发因素。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基础疾病是高危因素,这些疾病会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心肌变得脆弱,一旦遇到额外的压力,如劳累、感染等,就容易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此外,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跳动节奏完全乱了套,心脏无法正常泵血,也可能迅速导致心力衰竭。还有像输液过多、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前负荷,超出心脏承受能力,同样会诱发该病。而年轻人熬夜后心跳加速,如果本身还有潜在的心脏问题,或者长期反复熬夜、过度劳累,日积月累,就可能一步步靠近急性心力衰竭的“悬崖边缘”。

三、从心跳加速到急性心力衰竭的距离

(一)短期风险评估

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偶尔熬夜后短暂的心跳加速,只要及时调整作息,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心脏通常能迅速恢复正常节律。这种单次熬夜引发的心跳变化,离急性心力衰竭还比较远。但如果在心跳加速时,还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这就警示情况较为严重,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已经出现,意味着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若不重视,短期内就可能因心脏问题陷入危险境地,增加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

(二)长期累积危害

若年轻人把熬夜当成习惯,长期频繁熬夜,心脏长期处于应激、高负荷状态,心肌会逐渐受损,心脏功能慢慢衰退。就像橡皮筋,总是过度拉伸,弹性就会变差。起初可能只是偶尔心悸、乏力,随着时间推移,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结构性改变悄然发生,这时候,离急性心力衰竭就越来越近了。据研究,长期熬夜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作息规律者高出数倍,一旦遇到感冒、发烧等感染,或者情绪过度激动等诱发因素,就可能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急性心力衰竭,后果不堪设想。

四、预防心跳加速与急性心力衰竭的策略

(一)规律作息

这是守护心脏健康的基石。尽量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固定上床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作息波动,让生物钟稳定运行。睡前半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扰入睡。可以泡个热水澡、读读书,营造安静、放松的睡眠环境,帮助身体顺利进入休息状态,让心脏也能按部就班地“休养生息”。

(二)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能增强心肌力量,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的储备能力。就像给心脏“练兵”,遇到熬夜等应激情况时,它也能更从容应对。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给心脏带来额外负担。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防止肌肉拉伤,保护身体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三)合理减压

年轻人面临着学习、工作等诸多压力,学会减压至关重要。可以培养兴趣爱好,绘画、音乐、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专注于爱好的过程中,能让精神得到放松,缓解焦虑情绪。遇到压力大的事情,及时和朋友、家人沟通交流,不要憋在心里。长期的精神紧张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应激激素,加重心脏负担,通过合理减压,能让心脏在轻松的氛围中工作,远离疾病风险。

(四)定期体检

尤其是有家族心脏病史的年轻人,更要重视定期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肥厚等。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有效预防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即使体检结果正常,也能让自己安心,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熬夜后心跳加速的应对措施

(一)即时缓解方法

当熬夜后感觉心跳超快时,首先要立刻停止正在做的事情,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再缓缓呼气,重复几次,帮助放松身体和情绪。还可以喝一杯温水,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脏的紧张感。轻轻按摩内关穴,它位于手腕横纹上两寸处,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适中,每次按揉1-2分钟,能起到宁心安神、调节心律的作用。

(二)后续调整策略

接下来的几天,要调整作息,尽量早睡早起,让心脏有足够的时间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等,为心脏补充营养。如果心跳加速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六、总结

年轻人熬夜后心跳加速虽常见,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了解背后的原因,知晓与急性心力衰竭的潜在关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才能在青春的赛道上尽情奔跑,而不用担心心脏“掉链子”。从现在起,告别熬夜,拥抱健康生活,让心脏永远充满活力,迎接美好未来。希望这篇科普能为年轻人的健康点亮一盏明灯,远离心血管疾病的阴霾。

  

(王彪 开封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