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术后的恢复过程却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感染,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一、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
术后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切口类型、脂肪液化、住院时间长、患有基础疾病以及营养不良等。
切口类型:手术切口分为I类(清洁)切口、Ⅱ类(清洁-污染)切口、Ⅲ类(污染)切口和Ⅳ类(感染)切口。Ⅲ类和Ⅳ类切口由于术前已经存在微生物污染,因此术后容易发生感染。
脂肪液化:肥胖及皮下脂肪组织较厚的患者容易发生脂肪液化。手术过程中热量烧伤导致脂肪无菌性坏死,液化的渗液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引发切口感染。
住院时间长:患者住院时间越长,与院内致病菌接触的时间就越长,感染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患有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组织愈合能力差,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此外,其他基础疾病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会影响伤口愈合。
营养不良:术后患者由于禁食、手术创伤以及出血等原因,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强,免疫力大大降低,容易发生切口感染。
二、术后易招致感染的行为
切口保护不当:术后切口在未愈合之前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受到其他污染物污染。如果切口不慎沾水或受到污染,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然而,一些患者忽视了这一点,切口保护不当,导致细菌侵入引发感染。
饮食不合理:术后饮食对切口的愈合和免疫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增强免疫力。然而,一些患者术后仍然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不利于切口的恢复。此外,过量摄入糖分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和术后恢复。
活动不当:术后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切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然而,一些患者活动不当,如剧烈运动或牵扯切口,导致切口疼痛、出血甚至裂开,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用药不规范:术后医生通常会根据手术情况让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等来预防感染。然而,一些患者不遵医嘱用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导致药物疗效不佳或产生耐药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三、术后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切口在未愈合之前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受到其他污染物污染。如果切口不慎沾水或受到污染,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络合碘消毒剂清洁切口周围皮肤,以减少细菌滋生。
合理饮食:术后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增强免疫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糖分食物。术后初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蔬菜汤等。逐渐增加蛋白质和营养的摄入量,以满足身体康复的需要。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
适当休息和活动:术后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但也不能长时间卧床不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切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切口,避免剧烈运动和牵扯切口。按照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如果感到切口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遵医嘱用药:术后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和复查: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一般建议术后3-6个月复查一次,具体复查时间和项目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术后感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应充分了解术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并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通过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合理饮食、适当休息和活动、遵医嘱用药、注意心理调适以及定期随访和复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促进身体的顺利恢复。
(杨会娟 河南省肿瘤医院 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