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饮食调养

2023-09-21 16: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常伴有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COPD属于“肺胀”“咳嗽”“喘证”等范畴,其病位在肺,与脾、肾、心密切相关,其中脾最为关键。中医饮食调养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能够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是COPD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二、中医饮食调养的原则

(一)辨证施食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饮食调养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常见的证型包括肺气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痰湿阻肺、痰热壅肺等。例如,肺气虚者可食用具有补肺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大枣、人参、黄芪等;痰湿阻肺者则需选择健脾化痰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冬瓜等。

(二)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是中医食疗的重要理念,许多食材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百合、银耳、杏仁等食材,既能作为日常饮食,又能起到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合理运用药食同源的食材,可以在日常饮食中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营养均衡

    饮食调养应注重营养均衡,避免偏食。COPD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应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三、不同证型的饮食调养方法

(一)肺气虚型

症状:呼吸气短,少气懒言,自汗,恶风,易感冒,声音嘶哑,咳嗽,痰黏或稀白。

饮食调养:

•  姜汁牛脯糯米饭:牛肺150g,糯米适量,文火煮饭,饭熟加入生姜汁15mL拌食。

•  黄芪白术防风茶: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煎水当茶,经常饮用。

•  杏仁露:杏仁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适量饮用杏仁露,但苦杏仁不宜多吃,以免中毒。

(二)肺脾两虚型

症状:除肺气虚症状外,伴有恶心呕吐,纳呆少食,腹胀,便溏或大便秘结。

饮食调养:

•  风栗子瘦肉汤:风栗肉250g,猪瘦肉200g,煮汤食用。

•  人参汤:西洋参10g,橘皮、茶叶各6g,砂糖15g,煮汤饮用。

•  黄芪半夏人参粥:炙黄芪60g,人参5g,淮山药50g,半夏10g,粳米150g,煮粥食用。

(三)脾肺肾三虚型

症状:除肺脾两虚症状外,伴有短气,呼多吸少,腰膝酸软或痛,眩晕耳鸣,足痿无力,尿少下肢水肿。

饮食调养:

•  鹁鹈肉桂炖:鹌鹑1只去内脏,附子5g,肉桂5g,冰糖20g,共炖熟服。

•  石斛百合炖水鱼:石斛15g,百合20g,水鱼1只,炖熟调味后食用。

•  百合蜜饯:大百合100g,蜂蜜150g,蒸1小时后调匀搅烂,封装备用,每日早晚以开水冲服1匙。

(四)痰湿阻肺型

症状:咳嗽,痰多色白质黏,胸闷,气短,肢体困重。

饮食调养:

•  薏苡仁山药粥:薏苡仁30g,山药50g,粳米100g,煮粥食用。

•  冬瓜汤:冬瓜适量,煮汤食用,可加入少量生姜。

(五)痰热壅肺型

症状:咳嗽,痰黄稠,咯痰不爽,气喘,胸闷,口干咽燥。

饮食调养:

•  芦根粥:芦根30g,粳米100g,煮粥食用。

•  枇杷汤:枇杷适量,煮汤食用。

四、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一)饮食宜忌

•  宜食:花生、橘饼、芥菜、萝卜、生姜、橘皮、金橘、百合、胡桃仁、山药、栗子、燕窝、冬虫夏草等。

•  忌食:螃蟹、石榴、柿子、荸荠等。

(二)饮食不宜过咸

    过咸的食物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诱发咳嗽和气喘。

(三)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E及蛋白质的食物

    如柑橘、菠菜、牛奶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五、中医饮食调养的优势

中医饮食调养具有以下优势:

•  整体调理:从整体出发,调理脾胃,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复发。

•  药食同源:利用药食同源的食材,寓治于食,既安全又有效。

•  个性化:根据患者的证型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六、总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饮食调养是一种简单、有效、贴近生活的保健方法。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自身的证型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食材和药膳,进行饮食调理。同时,应注意饮食宜忌,避免过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在饮食调养的过程中,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调理效果。

    希望本文能帮助COPD患者更好地了解中医饮食调养的方法和优势。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高洋洋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中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