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如何认识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024-07-18 15: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中医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在医学领域广泛研究的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这种病症的特点是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这种现象可以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每一次呼吸暂停都会导致患者从深度睡眠中惊醒,以恢复正常的呼吸。这种频繁的觉醒不仅打断了正常的睡眠周期,还导致患者在第二天感到极度疲劳和困倦。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引起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这可能会对心脏、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状况。

    在中医理论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常被归类为“鼾眠”或“嗜睡”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但不限于体质虚弱、肺气不足、痰湿内阻、脾胃功能失调等。例如,体质虚弱可能导致肺气不足,使得呼吸功能减弱;痰湿内阻则可能引起气道阻塞,导致呼吸不畅;脾胃功能失调可能影响到身体的水液代谢,进而产生痰湿,阻塞气道。中医治疗通常会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通过调整饮食、草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除了中医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也提供了多种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方法。例如,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它通过一个面罩向患者的气道提供持续的气流压力,以保持气道的开放。此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减肥、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改变睡姿等,也被证明对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非常有效。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被考虑,以移除或调整阻塞气道的组织。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的次数,提高血氧水平,从而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一)病因病机

1.  先天禀赋与后天失养:中医认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密切相关。后天因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吸烟嗜酒等。

2.  痰湿、痰热、血瘀、气滞: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湿、痰热、血瘀、气滞。病性多属本虚标实,以脾失健运、肺气不利为关键。

3.  脏腑功能失调:病位主要在肺、脾,涉及心、肾,同时与鼻窍、喉部的病变也密切相关。

二、中医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方法

    中医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一)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方药。

1.  肺脾气虚,痰热内壅证:治法为益气化痰,通腑清热。常用方药为六君子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2.  脾气不足,痰湿内阻证:治法为运脾化湿,利气祛痰。常用方药为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3.  肺脾肾虚,痰瘀互结证:治法为补益阳气,活血化痰。常用方药为四逆加人参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4.  心肾两虚,阳气不足证:治法为温补心肾,振奋阳气。常用方药为真武汤加减。

    此外,还有一些经验方,如化痰祛瘀开窍方和酸枣仁汤加味方,这些方剂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二)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呼吸功能。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风池等。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2-3次,持续治疗1-2个月可见效。

(三)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疏通经络、放松肌肉,缓解气道压力。重点按摩颈部、肩部和背部,常用手法包括揉法、捏法和推法。每日坚持15-20分钟,可辅助改善睡眠质量。

三、生活习惯调整

    中医强调“治未病”,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疲劳。睡眠时采用侧卧位,使用高枕头可减少气道阻塞。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莲子等。

四、中医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一项临床研究表明,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中药、针刺、推拿、耳穴压豆等)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五、总结

    中医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改善体质、疏通气血来缓解症状。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同时,结合西医治疗,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如何认识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高洋洋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中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