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识别生命警报信号
2025年3月的一个清晨,北京某医院急诊室接诊了一位面色苍白的年轻患者。32岁的李女士诉说右下腹部持续疼痛超过6小时,伴随恶心呕吐。医生通过按压右下腹发现反跳痛,结合血常规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立即安排手术。这场及时的救治避免了阑尾穿孔的危险,也再次提醒我们掌握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的重要性。
一、转移性右下腹痛:最核心的警示信号
急性阑尾炎的标志性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这一特征性表现。疼痛通常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区域,类似胃痛或肠痉挛的感觉。这种初始疼痛是由于阑尾管腔梗阻引发的内脏神经反射,定位模糊。随着炎症发展,疼痛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的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这一过程通常需要6-8小时,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数小时内完成转移。
临床数据显示,约15%的患者可能不出现典型的转移性腹痛。例如,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持续哭闹或拒按腹部;老年患者因痛觉减退,疼痛定位可能不准确。此外,异位阑尾(如盆腔位、肝下位)也可能导致疼痛位置异常,增加诊断难度。
二、胃肠道症状:不容忽视的伴随表现
约50-80%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这些症状通常在腹痛发生后数小时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呕吐并非急性阑尾炎的特异性表现,很多胃肠道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但结合腹痛特点可进行初步鉴别。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或腹泻。腹泻的发生可能与阑尾炎症刺激直肠或盆腔有关,这种情况在盆腔位阑尾炎中更为常见。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当出现血便或果酱样大便时,应考虑是否合并肠套叠等其他急腹症。
三、全身症状:反映病情进展的信号灯
急性阑尾炎患者常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如果体温超过39℃,可能提示阑尾穿孔或合并腹膜炎。心率加快也是常见表现,通常与体温升高呈正相关,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疼痛刺激导致心率异常增快。
当炎症扩散至腹膜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乏力、畏寒甚至寒战。如果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表现,可能提示感染性休克,需立即进行抢救。
四、体征检查: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
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基本的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这是腹膜受刺激的表现。Rovsing征(左下腹按压引发右下腹疼痛)、腰大肌试验(患者左侧卧位,右下肢后伸引发疼痛)、闭孔内肌试验(屈髋并内旋右下肢引发疼痛)等特殊体征有助于判断阑尾的位置。
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需特别注意避免因哭闹影响判断。老年患者可能因腹壁松弛,腹膜炎体征表现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
五、易混淆疾病:需要鉴别的危险信号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似,需特别注意鉴别。妇科疾病如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以及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克罗恩病等,都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当女性患者出现月经异常或阴道出血时,应首先排除宫外孕的可能。
对于右下腹痛患者,医生通常会结合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例如,超声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CT检查对阑尾粪石的显示更为清晰。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早期识别典型症状对治疗至关重要。当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伴随胃肠道反应和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记住,阑尾穿孔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及时手术是关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守护健康,从了解身体的警报信号开始。
(李晓飞 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