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生儿黄疸不可怕,了解总胆红素测定是关键

2025-01-21 17: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导语: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而总胆红素测定是判断黄疸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新生儿黄疸及总胆红素测定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家属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新生儿黄疸。

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医学上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据统计,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生长发育无影响,无需特殊治疗。

2.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超过2周),可能伴有其他症状。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果。

三、总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总胆红素测定是判断新生儿黄疸程度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评估黄疸程度:通过测定总胆红素水平,可以了解新生儿黄疸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 判断黄疸性质:结合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和消退情况,有助于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3.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总胆红素水平,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四、总胆红素测定的方法

目前,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经皮黄疸测定:使用黄疸仪在新生儿皮肤上测定胆红素水平,简便、无创,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2. 血清胆红素测定:采集新生儿静脉血,通过实验室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准确度高,但需采血。

3. 毛细血管血胆红素测定:采集新生儿足跟血,操作简便,创伤较小,适用于新生儿黄疸筛查。

五、如何应对新生儿黄疸?

1. 生理性黄疸:保持良好的喂养,促进胎便排出,适当晒太阳,有助于黄疸消退。

2. 病理性黄疸: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光疗、药物治疗等措施。

3. 定期监测: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总胆红素水平,了解黄疸变化。

总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现象,通过总胆红素测定可以准确判断黄疸程度。患者家属应掌握相关知识,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的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刘凤珍 河南省人民医院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