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妇科门诊来了一位28岁的患者王女士。她近一年月经周期变得不规律,原本28天左右一次,现在常常推迟到40多天,脸上还不断冒出痤疮,体重也增加了5公斤。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卵巢呈现多囊样改变,胰岛素水平偏高,最终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了解PCOS的典型症状对于女性健康管理非常关键。
一、月经失调:最直观的激素紊乱信号
PCOS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异常,大约70%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也就是周期超过35天,严重的甚至会闭经,闭经时间可长达3个月以上。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出血没有周期性,量时多时少。
这些月经问题的根源在于排卵障碍。正常情况下,女性每个月会有一个卵子成熟并排出,但PCOS患者的卵泡发育会停滞在早期阶段,无法排卵,这就导致子宫内膜受到单一雌激素的刺激,从而引发月经紊乱。如果长期不排卵,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增加2 - 3倍。
二、高雄激素表现:看得见的代谢异常
高雄激素是PCOS的核心特征之一,大约60% - 80%的患者会出现相关症状。多毛是常见的表现,按照Ferriman - Gallwey评分标准,主要出现在上唇、下颌、胸部等部位。痤疮也是典型症状,通常表现为顽固性的成人痤疮,还可能伴有皮脂溢出。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脱发,头顶头发逐渐稀疏,呈现类似男性秃顶的“圣诞树样”外观。
皮肤方面也会有异常表现,大约20%的患者会出现黑棘皮症,在颈部、腋下等皮肤褶皱处,皮肤会增厚、色素沉着。这其实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体表标志。
三、代谢异常:隐藏的健康危机
肥胖是PCOS患者常见的代谢问题,大约50%的患者体重指数(BMI)超过25。而且这类肥胖有明显的特征,主要集中在腹部,腰臀比大于0.85。胰岛素抵抗在PCOS患者中也很普遍,发生率高达70%,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还可能出现糖耐量异常。
长期的代谢异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PCOS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3 - 7倍,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2倍,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显著上升。
四、卵巢多囊样改变:影像学的典型特征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看到PCOS患者的卵巢呈现多囊样改变。具体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卵巢内有12个以上直径在2 - 9mm的小卵泡,同时卵巢体积增大,超过10ml。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约20%的正常育龄女性也可能出现卵巢多囊样改变,所以不能仅仅依靠这一项指标来诊断PCOS。
五、生育相关问题:影响家庭幸福的难题
排卵障碍会导致PCOS患者受孕困难,不孕率大约为30% - 40%。即使成功怀孕,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自然流产率比正常孕妇高2 - 3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5倍,子痫前期的风险也会升高。
六、其他系统症状:全身健康的连锁反应
PCOS患者常常会感到疲劳,这可能与昼夜节律失调有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情绪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2 - 3倍。在认知功能上,患者可能会出现执行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七、诊断标准与鉴别要点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PCOS诊断标准是鹿特丹标准,需要满足以下3项中的2项: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卵巢多囊样改变,同时要排除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区分开来。医生通常会结合性激素六项、AMH(抗穆勒氏管激素)、超声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八、长期管理策略
PCOS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包括饮食调整,遵循低升糖指数(GI)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同时要进行体重管理,目标是减轻体重的5% - 10%。
药物治疗方面,调节月经周期可以使用短效避孕药或孕激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多毛和痤疮可以使用螺内酯等抗雄激素药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采用促排卵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克罗米芬、来曲唑等。
长期健康管理也不容忽视,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对于子宫内膜,要定期进行筛查,预防子宫内膜癌。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会对女性的生殖、代谢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通过识别月经失调、高雄激素表现、代谢异常等典型症状,能够实现早期诊断和干预。患者要树立长期管理的理念,将生活方式调整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从而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关注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才能更好地守护女性健康。
(赵卫红 河南省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