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健康成年人正常牙齿数量是?

2024-03-29 11: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健康成年人正常牙齿数量是?从28到32颗,这些知识你该知道

一、从“20颗乳牙”到“32颗恒牙”:人类牙齿的“更新换代”

你知道吗?人的一生会经历两次“换牙”:

乳牙期(0-6岁):婴儿从6个月开始长出第一颗乳牙,到3岁左右长齐20颗乳牙(上下颌各10颗,包括乳切牙4颗、乳尖牙2颗、乳磨牙4颗)。乳牙的作用是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并为恒牙“占位”。

换牙期(6-12岁):乳牙逐渐脱落,恒牙从牙槽骨中萌出。这个过程像“接力赛”——下颌中切牙最先替换,最后一颗乳牙(上颌第二乳磨牙)通常在12岁左右脱落。

而成年人的牙齿数量,则取决于一套更复杂的“恒牙系统”。正常情况下,恒牙共有32颗,但并非所有人都“长全”。这背后的原因,和人类进化、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二、成年人恒牙的“标准配置”:28-32颗都是正常范围

翻开口腔医学教科书,恒牙的标准数量是32颗,包括:

.切牙(8颗):上下颌各4颗,位于最前方,像“剪刀”一样切割食物。

.尖牙(4颗):上下颌各2颗,俗称“虎牙”,负责撕裂食物,也是面部支撑的重要牙齿。

.前磨牙(8颗):上下颌各4颗,位于尖牙和磨牙之间,兼具撕裂和研磨功能。

.磨牙(12颗):上下颌各6颗,包括第一磨牙(6岁左右萌出,又称“六龄齿”)、第二磨牙(12岁左右萌出)、第三磨牙(18-25岁萌出,即“智齿”)。

但现实中,只有约35%的人会长满32颗恒牙,更多人是28-32颗之间波动。关键差异在于第三磨牙(智齿):

.28颗牙:4颗智齿全部先天缺失(约30%的人天生没有智齿牙胚)。

.30颗牙:1-2颗智齿未萌出(可能埋伏在牙槽骨内或阻生)。

.32颗牙:4颗智齿全部正常萌出(仅约10%的人能“完美长齐”)。

划重点:只要牙齿排列整齐、功能正常,28-32颗都属于“健康成年人正常范围”,无需过度担忧。

三、为什么智齿“最不安分”?人类进化的“遗留问题”

智齿的“缺席”或“捣乱”,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颌骨退化:远古人类需要咀嚼坚硬的植物根茎、肉类,下颌骨宽大,能容纳32颗牙齿。但随着饮食精细化,现代人颌骨逐渐变小,留给智齿的空间不足,导致它“萌出困难”。

.基因调控:是否长智齿、长几颗,主要由遗传决定。研究发现,东亚人群智齿先天缺失率高达40%-50%,高于欧美人群(约20%)。

当智齿无法正常萌出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阻生智齿:被牙龈或邻牙阻挡,部分萌出形成“盲袋”,易堆积食物残渣,引发智齿冠周炎(牙龈肿痛、张口困难)。

2.倾斜生长:挤压邻牙,导致牙列拥挤、龋齿(邻牙被顶坏),甚至牙神经损伤。

3.埋伏智齿:完全埋在牙槽骨内,无症状者可观察,若压迫神经或形成囊肿则需拔除。

四、牙齿数量异常:除了智齿,这些情况需警惕

除了智齿的差异,还有两种病理性的牙齿数量异常需要注意:

1.多生牙(额外牙)

.表现:超过32颗恒牙,最常见于上颌前牙区(如两颗中切牙之间长出“额外牙”),发生率约1%-3%。

.危害:多生牙多为畸形牙,可能导致牙列不齐、乳牙滞留、影响美观,甚至引发鼻塞(上颌窦附近的多生牙)。

.处理:一旦发现,需通过X线检查定位,尽早拔除,为正常牙齿腾出空间。

2.先天缺失牙

.表现:除智齿外,其他恒牙缺失(最常见下颌侧切牙、第二前磨牙),发生率约2%-6%,常伴有家族史(如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影响:缺牙导致咀嚼效率下降、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长期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

.处理:可通过种植牙、固定桥或活动义齿修复,恢复功能和美观。

五、牙齿数量与口腔健康:“多一颗少一颗”都有讲究

无论是牙齿过多还是过少,都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影响:

1.牙齿数量不足(<28颗,非智齿缺失)

.常见原因:龋齿、牙周病导致牙齿脱落,或先天缺失牙未修复。

.连锁反应:

.咀嚼功能下降:缺牙后相邻牙齿承担更多压力,易磨损、松动。

.面部塌陷:长期缺牙导致牙槽骨萎缩,脸颊凹陷,显老。

.发音不清:前牙缺失影响“齿音”(如zi、ci、si),说话漏风。

.建议:缺牙后3个月内修复(种植牙、义齿等),维持牙列完整。

2.牙齿数量过多(>32颗,多生牙)

.主要风险:挤占正常牙齿空间,导致牙列拥挤、咬合紊乱,增加刷牙难度,易引发龋齿和牙龈炎。

.处理原则:无症状的埋伏多生牙可观察,若影响牙列或引发炎症,需手术拔除。

六、如何判断自己的牙齿数量是否正常?

1.自我观察:

.对着镜子张开嘴,数一数可见的牙齿(前排切牙8颗、尖牙4颗、前磨牙8颗、磨牙若能看到最后一颗牙后面还有牙齿,可能是智齿)。

.若发现牙齿排列拥挤、某颗牙长期“长不出来”,或牙龈反复肿痛,可能是智齿阻生或多生牙。

2.专业检查:

.口腔全景片(曲面断层片):能清晰显示所有牙齿(包括埋伏的智齿、多生牙、先天缺失牙),是判断牙齿数量的“金标准”。

.定期洗牙时检查:牙医会通过触诊和视诊,初步判断牙齿萌出情况,建议每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七、护牙冷知识:牙齿数量背后的趣味科学

.“六龄齿”最该保护:作为第一颗萌出的恒牙,它不替换任何乳牙,若因龋齿脱落无法再生,需重点呵护(窝沟封闭、定期涂氟)。

.牙齿“编号系统”:口腔科用“FDI牙位表示法”给每颗牙编号(如右上第一磨牙是16,左下智齿是38),方便精准定位。

.动物牙齿数量差异:鲨鱼一生换牙超过3万颗,大象有4颗巨大的臼齿(随年龄更替),而人类是“双牙列”(乳牙+恒牙),进化上更高效。

八、结语:接纳个体差异,守护每一颗健康的牙

从28颗到32颗,成年人的牙齿数量因智齿而不同,但这都是进化赋予我们的“自然多样性”。重要的是:

.关注功能而非数量:即使智齿先天缺失或拔除,只要牙列整齐、咬合正常,就不影响生活质量。

.及时处理异常:多生牙、先天缺失牙等问题,通过早期干预(如儿童换牙期检查)可避免后续复杂治疗。

.做好日常维护:无论有多少颗牙,坚持刷牙(每天两次,每次2分钟)、使用牙线、定期洗牙,才能让每一颗牙都发挥最大作用。

下次看牙医时,不妨问问医生:“我的牙齿数量正常吗?有没有埋伏的智齿或多生牙?”了解自己的牙齿“配置”,才能更好地规划口腔健康计划。记住:健康的牙齿不在于“数量完美”,而在于“每一颗都坚固、洁净、各司其职”。

延伸思考:你知道吗?牙齿数量还可能影响脸型——智齿过度生长可能导致下颌前突,而缺牙过多会让面部凹陷。口腔健康与全身美学息息相关,这正是我们关注牙齿数量的意义所在。

(赵伟 河南省南乐县人民医院 口腔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