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跳忽快忽慢,十有八九心律失常了。

2024-08-20 12: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心律失常,心脏的“乱节奏”

咱们的心脏就好比身体里的一个精密“鼓乐队”,每天不知疲倦地有规律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正常情况下,它的节奏平稳又和谐,可一旦出现心律失常,这“鼓乐队”就像突然乱了套,鼓手敲错了节拍,心跳变得忽快忽慢,让人心里直发慌。有时候感觉心脏像脱缰的野马,在胸腔里狂奔,这就是心动过速;有时候又慢悠悠的,仿佛要停摆,叫心动过缓。不管是哪种,身体都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像心慌、胸闷、头晕,甚至眼前发黑、晕倒,可把人折腾坏了。不过别担心,了解心律失常的方方面面,咱们就能见招拆招,让心脏重回正轨。

二、引发心律失常的“捣蛋鬼”

1.不良生活习惯:现在不少人爱熬夜追剧、打游戏,作息乱得一塌糊涂。长期睡眠不足,心脏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容易“闹脾气”,出现心律失常。还有那些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里的酒精,就像两把“小锤子”,不停地敲打心脏,干扰心脏正常的电信号传导,使心跳乱了节奏。另外,过度饮用咖啡、浓茶,里面的咖啡因、茶碱等成分也是刺激心脏的“小恶魔”,容易引发心悸,让心脏“蹦迪”不停。

2.情绪波动大:人在情绪激动、焦虑、紧张的时候,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就好比给心脏打了一针“兴奋剂”,让它跳得又快又猛。要是长期处于这种情绪高压下,心脏一直处在应激状态,心律失常就容易找上门。比如,有些人一到考试、面试就心慌得厉害,这可能就是情绪引发的心律失常,得赶紧调整心态,给心脏“降降温”。

3.疾病因素: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这些心血管疾病,是心律失常的“亲密伙伴”。拿高血压来说,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心脏往外泵血的压力增大,心脏负担过重,心肌就容易肥厚,心脏的电路系统也跟着出问题,心律失常就随之而来。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像给心脏安了个“超级加速器”,让心跳一路狂飙,引发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症状。

三、心律失常的“信号灯”

1.心慌心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感觉心脏像在胸腔里“翻跟头”,突然快速跳动几下,或者长时间“扑扑”乱跳,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特别难受。有时候安静坐着、躺着也会莫名心慌,这时候就得警惕是不是心律失常了,千万别不当回事,赶紧留意一下后续症状。

2.胸闷气短:心脏乱跳的时候,泵血功能也不稳定,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就会出现胸闷的感觉,好像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喘气都费劲。爬几层楼梯、稍微活动一下,这种胸闷气短的症状就更明显,这是心脏在“呼救”,提醒咱们得关注它的健康了。

3.头晕乏力:心跳不正常,大脑供血就会受影响。轻者头晕乎乎的,像脑袋被一团棉花裹着,思维不清晰;重者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甚至直接晕倒在地。要是频繁出现头晕乏力,尤其是伴随着心慌、胸闷,可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检查,别让心律失常把身体拖垮。

四、诊断心律失常的“火眼金睛”

1.心电图检查:这可是诊断心律失常的“王牌”手段,就像给心脏的电活动拍张“照片”。医生在患者胸部、四肢贴上电极片,通过仪器记录心脏的电信号,能精准捕捉到心跳的异常节律。有时候心律失常是阵发性的,发作一阵就过去了,普通心电图可能抓不到“现行”,这时候就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戴着一个小巧的记录仪,连续记录24小时内心脏的电活动,不管心律失常什么时候发作,都能被记录下来,让医生看得一清二楚。

2.心脏超声检查:它能帮助医生看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就像给心脏做个“B超”。通过超声图像,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心肌厚度、瓣膜开闭情况等。对于一些因心脏结构改变引发的心律失常,如心肌病、瓣膜病,心脏超声能提供关键信息,辅助医生判断病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五、心律失常的“应对宝典”

1.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是让心脏“安心工作”的基础,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晚上早点上床,别熬夜追剧、玩手机,让心脏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戒烟戒酒,告别那些刺激心脏的“坏东西”,给心脏一个清新的环境。减少咖啡、浓茶的摄入,尤其是下午、晚上,别让咖啡因、茶碱扰了心脏的“清梦”。另外,适当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像散步、慢跑、太极拳这些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强度要适中,循序渐进,让心脏在锻炼中越来越强壮。

2.情绪管理:学会给自己减压,生活中的烦心事别总憋在心里。心情焦虑、紧张的时候,试试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让身体放松下来。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像绘画、书法、钓鱼,转移注意力,让心情愉悦起来。保持乐观的心态,凡事看开点,别让情绪的“过山车”带着心脏一起“疯狂”,稳定的情绪能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3.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心律失常,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就像给心脏的“乱节奏”按下“暂停键”,调节心脏的电活动,让心跳恢复平稳。但用药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能自行增减药量、停药,不然可能会让心律失常卷土重来,甚至加重病情。

4.手术治疗:如果心律失常比较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是有心脏结构异常等基础疾病,可能就需要手术干预。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医生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导入心脏,精准定位心律失常的“病灶”,把异常的心肌组织“烧掉”,就像拆除心脏里的“定时炸弹”,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还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于一些心动过缓的患者,起搏器就像一个“人工心脏助手”,能定时发出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确保心脏不会“偷懒”,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六、总结

心律失常虽然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但只要咱们了解它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和应对策略,就能从容应对。从改掉不良生活习惯、调整情绪,到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手术治疗,全方位呵护心脏健康。记住,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一旦发现心跳忽快忽慢,千万别掉以轻心,及时采取措施,让心脏保持平稳有力的跳动,为美好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魏真真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