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肿瘤护理小课堂开讲啦,分分秒秒守护患者!

2025-03-02 09: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肿瘤护理——抗癌路上的温暖“护盾”

当癌症这个“恶魔”悄然降临,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的病痛折磨,如持续的疼痛、乏力、消瘦,还要面对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焦虑、恐惧、无助常常萦绕心头。而肿瘤护理就如同为患者披上的一层温暖“护盾”,全方位、分秒守护在旁,从身体症状的缓解,到心理防线的筑牢,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它既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抗癌之路不那么艰辛,又能助力治疗顺利进行,为战胜病魔增添希望之光。

二、症状护理——缓解不适,重拾活力

1.疼痛护理:疼痛是许多肿瘤患者绕不开的“噩梦”,它可能源于肿瘤本身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侵犯,也可能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对于轻度疼痛,可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像为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利用枕头、靠垫支撑身体,减轻受压部位疼痛;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看轻松的视频分散注意力,让大脑从疼痛感知中“转移阵地”。当疼痛升级,药物干预必不可少。医生会根据疼痛分级,合理开具止痛药物,从非甾体抗炎药到弱阿片类、强阿片类药物,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按时、按量给药,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让他们能相对舒适地度过每一天。

2.发热护理:肿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或者因放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袭”,引发发热。此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间隔一段时间就测量一次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若体温在38.5℃以下,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当体温超过38.5℃,则需遵医嘱给予退烧药,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补充水分,防止因发热出汗过多导致脱水,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发热期。

3.恶心呕吐护理:化疗药物常常会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这让患者苦不堪言,甚至抗拒治疗。护理人员会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让其有心理准备。在饮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进食油腻、辛辣、气味浓烈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诱发呕吐反射。可准备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苏打饼干等,在呕吐间歇期进食,补充能量。同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止吐药物,如5-HT3受体拮抗剂,在化疗前预防性给药,减轻胃肠道反应,让患者能耐受治疗,保持营养摄入。

三、心理护理——驱散阴霾,点亮希望

1.情绪疏导:得知身患肿瘤,患者内心往往被阴霾笼罩,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汹涌而来。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做患者的“心灵捕手”,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把内心的痛苦、担忧倾诉出来。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握手、几句贴心的安慰,都能给予患者莫大的力量。对于焦虑的患者,可引导他们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腹部膨胀,再缓缓呼气,重复几次,帮助他们平静下来;对于抑郁情绪较重的患者,多陪伴他们参加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在病房内散步、看看窗外的风景,唤起对生活的热爱,逐步驱散心理阴霾。

2.信心重建:很多患者在患病后,对治疗和未来失去信心,觉得癌症是“不治之症”。这时,护理团队要成为希望的“播种者”,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抗癌案例,分享康复者的经验,让他们了解到肿瘤并非不可战胜。医生也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治疗方案,告知患者目前的治疗进展和预期效果,让患者看到希望的曙光。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决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命运的掌控力,重新燃起战胜病魔的信心之火,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抗癌战斗。

四、营养护理——补充能量,夯实根基

1.饮食搭配:肿瘤患者身体处于高消耗状态,营养支持尤为关键。饮食要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它们能为身体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提供“原材料”。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抗氧化,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主食方面,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的比例,如糙米、全麦面包,提供持久的能量供应。避免单一食物摄入,让每一餐都成为滋养身体的“营养大餐”。

2.特殊情况应对:对于一些因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受损、吞咽困难的患者,食物的质地需要调整。可将食物制成软烂的半流质或流质,如蔬菜泥、水果泥、肉末粥等,便于患者吞咽。如果患者食欲不佳,可尝试少食多餐,在一天中增加进食次数,每次量少一些,保证总热量摄入。还可以变换食物的口味和种类,刺激患者食欲,让他们在艰难的抗癌过程中也能享受美食,为身体恢复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五、皮肤护理——呵护肌肤,预防损伤

1.放疗部位护理:放疗在精准打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周围正常皮肤造成一定损伤。放疗期间,要保持放疗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外出时,注意防晒,避免放疗部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可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如果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轻微反应,可遵医嘱涂抹一些具有保护、滋润作用的药膏;若出现水疱、破溃等严重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专业处理,确保放疗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

2.长期卧床患者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肿瘤患者,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容易发生压疮。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一次,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分散身体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及时擦干汗水,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在受压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可涂抹一些预防压疮的敷料,保护皮肤,预防压疮发生,让患者在卧床期间也能保持皮肤健康,提升舒适度。

六、康复护理——助力康复,回归生活

1.术后康复指导:肿瘤手术后,患者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康复护理不可或缺。根据手术部位和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如乳腺癌术后,早期进行握拳、屈肘等简单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预防淋巴水肿,恢复上肢功能;腹部手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从床边坐起、站立,到慢慢行走,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同时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助力身体康复。

2.长期随访管理:肿瘤患者即使完成阶段性治疗,康复出院,也并非一劳永逸,长期随访至关重要。护理人员会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时间、项目,如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查看肿瘤有无复发迹象等。同时,关注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了解他们在饮食、睡眠、心理等方面的情况,给予远程指导,确保患者在抗癌的漫漫长路上始终得到专业的支持,能够回归正常生活,享受人生。

七、总结

肿瘤护理是一场全方位、持久战,从症状缓解到心理支持,从营养保障到皮肤呵护,再到康复引导,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抗癌成效与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家属与患者携手共进,用爱与专业知识,分分秒秒守护患者,让他们在抗癌路上不再孤单、无助,有勇气、有力量战胜病魔,重新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希望这堂肿瘤护理小课堂,能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实用的知识,点亮抗癌希望之光。

(李秀明 郑州人民医院 肿瘤内一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