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必查高分辨率CT?肺纹理增强与“黑肺”的影像真相

2025-04-10 15: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常常相伴发生,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CT(HRCT)已成为诊断这类疾病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深入探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高分辨率CT的关系,特别是肺纹理增强与“黑肺”在影像中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一、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2年或2年以上。而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膨胀或破裂,以致肺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一种阻塞性肺疾病。这两种疾病通常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高分辨率CT在诊断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CT以其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成为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HRCT通过薄层扫描和骨算法重建,能够显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实质破坏等细微病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肺纹理增强与影像表现

在HRCT图像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管组成,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结构在CT图像上表现为细密的网状结构。当支气管发生炎症时,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内分泌物增多,导致肺纹理增粗、紊乱。此外,炎症还可能引起周围小血管的充血、水肿,进一步加剧肺纹理的增强。

在肺气肿患者中,HRCT则表现为肺组织透亮度增加,局部区域出现无纹理的透亮区,即所谓的“肺气肿泡”。这些透亮区边缘清晰,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随着病情的进展,肺气肿泡可逐渐融合成大片状无纹理区,导致肺体积增大,肋骨走行变平,膈肌下降等改变。

四、“黑肺”现象与影像真相

“黑肺”一词通常用于描述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粉尘后肺部出现的严重病变。在HRCT图像上,“黑肺”表现为肺实质密度普遍降低,肺纹理减少甚至消失,整个肺部呈现出一片均匀的黑色区域。这种改变主要是由于肺部大量有害物质沉积,导致肺组织破坏、纤维化,进而引起肺功能严重受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黑肺”并非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特有表现。它更多地与长期吸烟、职业性肺病等有害因素暴露相关。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中,虽然肺部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密度降低和纹理减少,但通常不会形成典型的“黑肺”表现。因此,在解读HRCT图像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五、高分辨率CT的临床意义

高分辨率CT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还能够评估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此外,HRCT还能够监测疾病的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六、结语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高分辨率CT作为诊断这类疾病的重要工具,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解读HRCT图像时,应关注肺纹理的增强、肺气肿泡的形成以及“黑肺”等异常表现,并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通过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也是降低这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刘璐 新蔡县顿岗乡卫生院 放射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