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外伤害的紧急医疗处理中,开放性骨折作为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创伤类型,对救治时效性和专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谓开放性骨折,指的是骨折断端刺破皮肤,与外界相通的骨折类型,这种骨折不仅伴随着骨骼的损伤,还往往伴随着软组织的破损、出血、污染,甚至可能伤及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因此,及时的、正确的急诊清创处理,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患肢功能至关重要。其中,“黄金6小时”的概念,强调了早期清创在开放性骨折救治中的关键作用。
一、开放性骨折的危害与紧迫性
开放性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暴露于外界,极易受到细菌、尘土等污染物的污染,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此外,软组织的损伤可能导致大量出血,若不及时止血,可迅速导致患者休克,危及生命。同时,骨折断端可能对周围血管、神经造成损伤,影响患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因此,开放性骨折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二、急诊清创的“黄金6小时”
“黄金6小时”是指在开放性骨折发生后,应尽快在6小时内进行彻底的清创处理。这一时间窗口的选择,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减少感染风险:早期清创能有效去除伤口内的污染物、坏死组织和细菌,减少感染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在伤口内繁殖,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促进伤口愈合:及时的清创有助于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早期处理可以减少软组织坏死,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保护血管神经:开放性骨折可能伤及周围血管神经,早期清创有助于及时发现并修复这些损伤,避免或减少肢体功能障碍。
预防并发症:及时的清创处理还能有效预防骨髓炎、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三、急诊清创的步骤与原则
急诊清创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初步评估与生命体征稳定:首先,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伤情,同时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给予输液、输血等支持治疗。
彻底清创:在充分麻醉下,彻底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物、坏死组织和异物,同时修剪失活的软组织边缘,保持伤口清洁。
骨折固定:清创后,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外固定架、石膏绷带等,以保持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减少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抗生素应用:根据伤口污染程度和患者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后续观察与处理:清创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定期换药,同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患者需求,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合并严重血管神经损伤、多发伤等,急诊清创的处理可能更加复杂。此时,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高风险的伤口,如污染严重、软组织缺损较大等,可能需要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等技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五、结语
开放性骨折的急诊清创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在“黄金6小时”内迅速而准确地完成。通过彻底的清创处理,不仅能有效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还能保护血管神经,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及时就医、专业救治至关重要。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开放性骨折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急救能力,共同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
(杨勇 邓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外科 主治医师)